縣試即將在初八舉行,它是由地方(縣)舉行的考試,知縣主持并擔任主考官,每年二月舉行一次,連考五場,前三場一天一場,后面兩場連考,一天考完。內容內容包括八股文、詩賦、策論等。它是童生考試(童試)的第一個階段。
這朝代的童試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縣試、府試、院試,考生通過了縣試才能參加府試,府試算是縣試的進階版。當通過府試后,才有資格被稱之為童生。
與現代的考試對比,縣試相當于中考,府試則是高考,但府試的合格者基本等同于211、985大學本科生。
看來要想成為童生,難度也不小,必須通過八場考試,包括縣試五場和府試三場。
而童生還僅僅只是讀書人的第一個身份。
考過童試后,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
也就是說,容錚現在連正式科舉考試的門都尚未摸著......
科舉之路,任重而道遠啊~
年初七一早,葉云就仔細地將考試的文房四寶放到書籃,清點了三遍確認無誤后,又給容錚收拾好換洗的衣服,最后裝了餅子,讓他路上吃。
容錚今天就要出發,跟互結的四個考生一同前往縣城。
葉云抱著夫君輕聲道:“我在家等你回來。”
鎮子離縣城不遠,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到。
黃毅家有架帶蓬的大馬車,五人同坐一車,他家行商有錢,馬車豪華,里面坐墊柔軟,一路上坐得還算舒服。
到了縣城,直奔預訂好的客棧,這客棧離考試地點很近,走路一刻鐘內能到,這也是黃毅家中托人早已打點好的,費用分攤。
客棧地理位置很好,就是貴,一天收200文,共住六天,要一兩多。
說實話,容錚挺肉痛,但也沒辦法。畢竟是縣城一年一度的縣試,周圍十多個鎮上的學子匯集此處參加考試,商家自然會趁機漲價掙錢啦。
只要不太過分,縣官也喜聞樂見,畢竟,這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縣城經濟的增長。
五人吃完飯后就各自回房休整。
客棧條件不錯,被褥柔軟,還提供熱水到房服務。
容錚找店小二送來熱水,舒舒服服地洗了澡,坐在窗前翻了一會書,腦子簡單過了一遍考試內容,便躺下睡覺了。
翌日清晨,五人吃完早食,解決完個人問題后,收拾好考試用具,一起前往考場。
考場設在縣衙內,門前搭建了大棚。他們來得早,考場還沒開放讓人進入,但周圍來了不少考生,他們有序的在考場外排起了長隊,大家低聲交談,還挺熱鬧的。
等了一刻鐘左右,考場開放,交談聲消失。
一名縣官站在入口處開始高聲點名,容錚安靜地站在隊伍中等候。
“安和村,青云學堂,容錚。”
容錚聽到自己的名字后出列上前,走到考場門口。
兩名高大的官差,作為本次考場的“搜子”,一人搜查容錚的全身,防止考生懷挾抄寫等紙張入場,一人拿過容錚的考籃,檢查里面的文具和食物。因為考試持續一天,允許考生帶簡單的食物進場。
確認無誤后,‘搜子’便放容錚進場,里面有考官繼續點名,考生依次到中廳大堂接卷,考生按卷上座號,入座。
容錚看到自己的座號是八十,他找到自己的座位,這里是一人一張桌子,他放好考籃,擺好考試用具。
所有人落座完畢,縣官高聲說著考試規矩,好一會兒后,一名衙役敲銅鑼,宣布考試正式開始;一名衙役高舉考題貼板巡回展示。
容錚開始填寫姓名、籍貫、座號等考試信息,填完后,他先大致掃了一眼答卷,卷上有紅線橫直道格,每頁十二行,每行二十字。考場提供素紙兩張,讓學生做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