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為“正場”,主要考察四書文兩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書寫格式有明確規定,全卷字數不得超過七百字。這些行文規范,學堂的夫子都有教授。
容錚做了一個一個深呼吸,題目三遍后,便開始構思答案,好一會兒后,他動筆在草稿上大致寫下思路,列完要點后,腦子再過了一遍條理脈絡,然后動筆謄寫到答卷上。
正午時,衙役敲銅鑼,提醒考生可以中場休息,吃些東西。
早上消耗腦力不少,容錚早已饑腸轆轆,他吃著大餅,腦中不忘構思下一題貼詩怎么寫,早上他已經寫完四書文,目前剩下第二題要完成。
休息結束后,容錚已經有了想法,下午答題非常流暢,他提前寫完答案,仔細檢查完后,擱下筆,等候收卷。
過了一陣,衙役敲銅鑼,提示考試時間到,停止答卷。
容錚注意到考場有好幾個人臉色發白,執筆的手顫抖不已,嘴里抱怨:
“糟糕,我理解錯題目了!”
“我的詩還差兩句,哎,想不出呀,想不出呀,怎么那么難。”
“完了,完了!”
......
出來考場后,五人集合完就一同回客棧,為了不影響下一場考試,大家并未過多交談考試內容。
第二場考試,稱為“初復”,測試四書文一篇、性理論或孝經論一篇,以及默寫“圣諭廣訓”約百字,默寫時不允許涂改,格式要求非常嚴格,這也是為了考察應試者的嚴謹性。
容錚發現這場考生人數減少了一些,這是因為第一場考試不及格的人被淘汰了。
考官在考完第一場后,就會大概閱卷,初步淘汰明顯不及格的考生,檢查項包括書寫字體差、行文不規范等等,一眼就能看出的問題,考官直接抽卷淘汰。
只有通過前一場考試的人,才有資格繼續下一場考試,所以接下來的場次,人數會一次次減少。
這場考試的內容對容錚而言,并不難,他早已練過數遍,下筆如有神!
第三場考試,稱為“再復”,與第一、第二場考試的內容范圍大致相同,但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難度,考的也是四書文或經文一篇,律賦一篇,五言八韻試帖詩一首,還有“圣諭廣訓”首二句。
容錚依然胸有成竹,答卷思路流暢,行文一氣呵成。
第四、五場連考,稱為“連復”,在同一天考完。考察內容幾乎覆蓋了前面三場的范圍,包括八股文、經文、詩賦、駢文,這次的難度最大。
容錚冥思苦想,最后花了不少時間才寫完,不過也早于收卷時間。
考完走出考場,容錚松了一口氣,這連續四天的考試,確實累人,腦細胞都消耗不少。
黃毅一見到容錚,便抱怨:“挺難的,我每場都是挨著交卷時間寫完。你呢,考得怎樣?”
容錚微笑:“還行。”
“羨慕,一看你就胸有成竹。”哭唧唧一會,“今天回不去鎮子,咱們明天早上再出發。”
“嗯,好的。”
這會陳語杰也出來了,臉上帶著笑意,看來考得不差,道:“走,一起去吃頓好的,我請客,這幾天我都不敢亂吃東西,吃得可清淡了,就擔心考試時拉肚子。”
等完另外兩人出來后,結伴回到客棧,陳語杰豪氣地叫了一桌子招牌菜。
這幾天考得心累身累,現在全部考完,大家如釋重負,一邊聊著考試的事,一邊敞開肚子吃了起來。
至于對考試結果的擔憂暫時先放到一邊吧,反正考完,結果已定,只能耐心等候發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