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將士見主帥被斬棄城而走,逃回應天,朱元璋大怒,盡斬棄城守將。
陳友諒復攻安慶,安慶城破,朱元璋急召眾人商議。此時軍中有一陳友諒降將,名喚李明道。
朱元璋便先問李明道:“李將軍,覺得漢軍如何?”
李明道回道:“自陳友諒弒君篡位以來,漢軍上下人心惶惶,各路實權大將皆心有不服。而能戰之將,多被陳友諒所忌,像趙普勝更是被陳友諒所殺。漢軍人數雖眾,但心多不齊,不足以成大事。”
朱元璋點了點頭,“此次陳友諒這廝興兵安慶,殺我大將,奪我城池,欲親率大軍,討伐此賊,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常遇春哈哈大笑:“如此正好,聽說陳友諒手下大將張定邊劍法舉世無雙,我常某人正想會會他。”
李善長眉頭緊皺,上前道:“此獠確是厲害,聽聞他三劍便斬了趙普勝,花云大帥亦是有萬夫不敵之勇,也敗于其手,朱文遜,童敬也算武藝精熟,皆被此獠陣斬,常大帥還是不要輕敵。”
朱元璋再看向徐達,徐達回道:“陳友諒那廝去年犯我太平,應天,大敗而走,丟盔棄甲,今又來犯我安慶。若不滅了他的囂張氣焰,倒要被天下群豪給小覷了,末將覺得必須打!”
朱元璋再問劉伯溫,“伯溫先生怎么說?”
劉伯溫眼神玩味,“屬下昨日夜觀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乃師勝之兆,愿主公,順天應人,早興吊伐。”
“好!”朱元璋笑道。遂命常遇春為先鋒,徐達統領三軍,朱元璋親自坐鎮中軍,發兵安慶,討伐陳友諒。
經過月余時間,召集人馬,準備糧草,八月,朱元璋親率水陸兩路大軍,共計八萬,號稱二十萬,從應天逆流而上,直取安慶。
大軍集結完畢,應天城外,長江之上,千余戰艦整裝待發。旌旗蔽日,刀槍如林。
朱元璋的旗艦上掛著兩副巨旗。
一書“吊民伐罪”
一書“納順招降”
吉時已至,大軍出征。忽有無數烏鴉從船上飛過。等大軍到得采石,艦隊停靠牛渚磯,見江中有一物,龜蛇相合,神似玄武,于江中盤旋良久后方隱去。
漢軍探馬探得朱元璋親率大軍往安慶而來,急報城中守將傅友德,丁普朗。
這傅友德亦是一名驍將,征戰多年,頗有謀略。見敵軍勢大,知不可力敵,遂據城固守,并不出城迎戰。
常遇春于城外叫罵數日,始終無人出戰,甚是憤懣,便向朱元璋請戰,欲率兵強攻。
朱元璋遂命常遇春率軍一萬,于南城門外攻城。
傅友德見敵軍來攻,忙調兵遣將,將主力匯集于城南,依城池拒守。
常遇春身先士卒,率數百精壯蟻附攻城,奈何敵軍依城池而守,沖鋒被打退了數次,還傷亡不小。
趁漢軍主力皆在南城守城,朱元璋命廖永忠、張志雄率水軍兩萬由水路攻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