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萬步,應天哪怕被打下來,只要沒干掉朱元璋,被他跑出來。朱元璋東邊有湯和,南邊有李文忠,北邊有徐達、常遇春,西邊有朱文正。這四路再一合圍,陳友諒就跑都沒地方跑了。
再來看看打洪都的戰略,江西本來就是陳友諒的地盤,是上次他攻打應天失敗后,江西的胡廷瑞看苗頭不對,帶著手下投降了朱元璋,而且朱元璋還答應了胡廷瑞,保留了這些降將對軍隊的領導權。
所以這期間還出現了兵變,是徐達去鎮壓的,可以看出陳友諒在江西的群眾基礎比較好。而且陳友諒應該也沒想著要一棍子打死朱元璋,只是想把以前的地盤拿回來。
他把江西搞定后,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戰是和都可以,也可以再跟張士誠合計合計,兩面夾擊朱元璋,這樣戰略主動權就在自己手上了。
所以筆者認為陳友諒在戰略選擇上問題不大,利用這個timing打洪都,應該是當時的最優解。
再來看戰術執行。
打洪都肯定是越快越好,畢竟夜長夢多。但洪都畢竟是個大城市,不那么好打,如果沒有迅速拿下,還要有b計劃。
所以陳友諒先是閃擊洪都,不出意料,沒有迅速拿下,于是執行b計劃。
先圍洪都,再慢慢蠶食江西其他地盤。江西以前本來就是他的地盤,朱元璋自己的“中央軍”基本都在洪都,其他地方的部隊都是投誠過來的,就派了幾個官員去接管。所以江西其他地方,像吉安,贛州等州縣很快就被陳友諒的人拿下了。
圍了洪都以后,不光糧草給斷了,信息渠道都給掐了,不讓朱文正去應天搬救兵。這個執行得很好,但不完美。
很好就好在朱元璋在洪都被圍兩個月后才收到消息,不完美則是朱元璋最終還是得到了洪都被圍的這個消息。
戰術執行到這里出了點意外,敵我雙方估計都沒料到朱文正帶著兩萬人馬,硬扛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整整八十五天。
這八十五天太重要了,如果朱文正沒扛住,那朱元璋基本上就不用來了,直接退回應天算了。如果陳友諒拿下洪都,朱元璋再打回洪都的概率幾乎為零。
這里順帶提一嘴朱文正,朱元璋哥哥的兒子,他的親侄子。朱元璋哥哥死了后來投奔他,基本是他當親兒子一樣一手帶大的。(跟他的親外甥李文忠的情況類似)
洪都保衛戰朱文正立了大功,從這整個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來看,說他是首功也不為過。據說戰后老朱沒重賞他,他心生怨恨,后來就反了,然后被軟禁到死。
史料里記載了他的三個罪行,一是私生活不檢點,強搶民女;二是床上雕龍畫鳳,有僭越之嫌;三是暗通張士誠,想投敵。
說實話這幾個罪名感覺都挺牽強,這里就不展開說了,有機會再分析一波。
接著聊鄱陽湖。
事態發展到這一步,陳友諒有兩個選擇,第一,撤,帶著全家老小回家,下次再戰。第二,干,就在這里干一票大的,跟朱元璋決一死戰。
他選擇了干!
這個選擇理論上沒問題,畢竟自己不僅人多,而且戰艦又多又大,六十萬對二十萬,優勢在我。
具體怎么打,其實他也有兩個選擇。第一退回湖口,占據長江上游,以逸待勞,等著朱元璋過來了再干他。第二就在鄱陽湖等著朱元璋來,再集中攻城的全部人馬干他。
他又選擇了方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