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梗則為文化長廊的事兒四處奔走。他先在園區里挑選合適的位置,最后選定了一條連接幾個主要景點的長廊。
棒梗對園區的設計師說:“這塊地方不錯,游客路過的時候都能看到。設計師您幫忙設計一下,要突出四合院的歷史感和文化底蘊。”
設計師說:“棒梗哥,我覺得可以在長廊的墻壁上鑲嵌一些圖片和文字介紹,圖片就選一些老四合院的照片、四合院修繕的過程記錄,文字部分詳細講述四合院的歷史變遷、建筑特色、名人故事這些。再在長廊頂部掛一些傳統的宮燈,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圍。”
棒梗高興地說:“這設計太棒了!就按您說的來。圖片和文字內容我會和園區的文化研究人員一起整理,盡快給您送過來。”
另一邊,女兒去和附近學校的校長溝通文化進校園活動。
女兒對校長說:“校長,我們園區希望能和學校合作,開展文化進校園活動。我們可以安排專業的老師到學校給孩子們講解四合院文化,還能組織一些體驗課程,比如教孩子們制作簡單的四合院模型、學習傳統的禮儀文化。”
校長聽后,很感興趣:“這是個很好的想法,能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但課程安排方面,還得結合學校的教學計劃,不能給孩子們增加太多負擔。”
女兒說:“校長,您放心。我們會根據學校的課程表來安排,盡量選擇課外活動時間。而且這些課程以趣味性和體驗性為主,不會占用孩子們太多學習時間。”
校長點頭說:“那行,我們可以先嘗試合作一段時間看看效果。你們先準備一份詳細的課程計劃給我,我們再具體商討細節。”
女兒說:“好的,校長。我回去后馬上整理,盡快給您送過來。非常感謝學校能給我們這個機會,讓四合院文化走進校園。”
幾天后,陳宇的傳統技藝比賽宣傳工作全面鋪開。園區門口、各景點處都張貼了色彩鮮艷的海報,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平臺上也發布了詳細的比賽信息。
一位游客看到海報后,對陳宇說:“這個比賽看起來很有意思,我平時就喜歡剪紙,一定要來參加試試。”
陳宇笑著說:“歡迎您參加,相信您能在比賽中展示出高超的技藝。”
棒梗的文化長廊設計方案也通過了,施工團隊開始按照設計進行打造。園區里,工人們忙碌地安裝圖片、布置宮燈。
棒梗在一旁監督,對工人說:“師傅,圖片一定要安裝牢固,宮燈的位置也要調整好,保證整體效果美觀大方。”
工人師傅說:“放心吧,棒梗哥,我們一定把活兒干漂亮。”
女兒則和團隊成員精心整理出了一份文化進校園課程計劃,再次來到學校和校長商討。
女兒說:“校長,這是我們準備的課程計劃。每周安排一次課程,每次課程一個小時,前二十分鐘講解四合院文化知識,后四十分鐘讓孩子們動手體驗。您看看還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校長仔細看了看課程計劃,說:“整體安排得很合理。不過在文化知識講解部分,可以多融入一些互動環節,讓孩子們更積極地參與進來。”
女兒說:“校長,您這個建議太好了。我們回去后馬上修改。非常感謝您的指導,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這個活動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隨著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傳統技藝比賽報名人數不斷增加,文化長廊的建設也逐漸成型,文化進校園活動的細節也在和學校的溝通中越來越完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