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說:“謝謝校長的支持和建議。我們也希望通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讓更多孩子受益于四合院文化的傳承和教育。”
回到園區后,女兒把校長的建議告訴了周勝、陳宇和棒梗等人。
女兒說:“爸、勝哥、棒梗叔,校長建議我們組織孩子們到園區實地參觀,我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
周勝點頭說:“這確實是個好想法,能讓孩子們更全面地感受四合院文化。不過組織孩子們參觀,安全問題一定要放在首位。園區這邊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安排專人負責接待和講解。”
陳宇說:“沒錯,還要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設計專門的參觀路線和講解內容,讓孩子們既能學到知識,又能玩得開心。”
棒梗也說:“可以在參觀過程中設置一些互動體驗環節,比如讓孩子們親手參與一些傳統技藝的制作,像剪紙、書法之類的,增加趣味性。”
女兒說:“大家說得都對,我這就安排人制定詳細的參觀計劃。對了,結合這個參觀活動,我們還可以設計一些相關的文創產品,比如兒童版的四合院參觀手冊、帶有紀念意義的徽章等等,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
周勝笑著說:“女兒,你想得很周到。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們留下美好的回憶,還能進一步推廣四合院文化。”
于是,女兒和團隊成員開始緊鑼密鼓地制定孩子們的園區參觀計劃,同時著手設計相關的文創產品。而app、互動屏幕的開發以及文創產品的生產也都在按計劃推進,四合院文化產業園區即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為四合院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注入新的活力。
在設計兒童版四合院參觀手冊時,女兒和設計團隊又展開了討論。
女兒說:“這本參觀手冊要設計得生動有趣,符合孩子們的認知特點。可以采用漫畫的形式來呈現四合院的知識,配上簡單易懂的文字說明。”
設計團隊負責人說:“沒問題,我們可以把四合院的建筑結構、傳統習俗等內容,通過有趣的漫畫故事展現出來。每一頁還可以設置一些小問題或者小游戲,增加孩子們的參與感。”
女兒點頭道:“這個想法很好,比如可以問孩子們四合院的大門上有什么特別的裝飾,讓他們在參觀過程中去尋找答案。還有徽章的設計,要突出四合院的特色元素,又要小巧可愛,孩子們會喜歡佩戴。”
一位設計師說:“那我們可以把四合院的屋頂形狀或者標志性的門墩設計成徽章的外形,再配上鮮艷的顏色,應該會很吸引孩子們。”
女兒說:“不錯,就按照這個思路來設計。另外,參觀路線的設計,大家有什么想法嗎?”
團隊成員小王說:“我們可以先帶孩子們參觀文化長廊,讓他們對四合院的歷史變遷有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去親子互動項目的小廣場,讓他們體驗一下傳統游戲。再到多功能廳,展示一些傳統技藝的作品,最后參觀園區內典型的四合院建筑。”
女兒思考了一下說:“這個路線安排得比較合理,但可以再增加一個手工體驗區,就像棒梗叔說的,讓孩子們親手參與剪紙、書法這些傳統技藝的制作。地點就選在多功能廳旁邊的空房間吧。”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
接著,女兒又說:“講解內容也要重新整理,要用簡單生動的語言,多舉一些貼近孩子們生活的例子。比如在講解四合院的布局時,可以說四合院就像一個大家庭住在一起,每個房間都有不同的功能,就像小朋友們在家里有自己的臥室、客廳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