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鐘聲剛過,軋鋼廠的會議室里已暖意融融。周陽、周子軒和囡囡圍坐在一起,面前攤開的是新一年的工作計劃調整草案。窗外的積雪尚未消融,但三人的話語中已透著春的生機。
周陽指著草案中“供應商動態評估體系”一條,說道:“這個體系不能只停在紙面上,要實實在在運轉起來。子軒,采購部牽頭,每月對供應商做一次評分,從交貨期、質量穩定性、應急響應三個維度打分,低于80分的亮黃牌,連續兩次黃牌就啟動備選供應商。”
周子軒在筆記本上記下:“爸,我已經讓采購部梳理了所有核心部件的供應商名單,像氫基還原爐的核心傳感器,原來只有德國一家,現在新增了日本和國內兩家,下個月就能完成資質審核。”
囡囡補充道:“爺爺,我們可以把供應商的評分數據接入智能采購系統,自動預警。比如某家供應商連續三次交貨延遲,系統就會自動推送備選方案,不用再等人工評估。”
周陽點頭道:“這個智能化手段用得好,能提高響應速度。對了,那家猶豫的風電巨頭,什么時候邀請他們來考察?”
張經理的視頻電話恰好打了進來,周子軒接起免提。“周總,周董,囡囡,”張經理的聲音透著興奮,“剛和那家風電巨頭的采購總監通了電話,他們同意下周三來考察,還特意提了要看看我們的智能鋼材戶外測試數據。”
囡囡立刻道:“我這就把半年的測試數據整理成可視化報告,再準備個vr演示,讓他們直觀看到鋼材在不同環境下的性能變化。”
周陽囑咐道:“張經理,考察路線要精心設計,從煉鋼到軋鋼再到智能倉儲,讓他們看到全流程的技術實力。中午安排在職工食堂吃飯,嘗嘗我們自已種的蔬菜,體現綠色理念。”
智能鋼材戶外測試數據的深度分析
掛了電話,囡囡翻開測試數據記錄本,對周陽和周子軒說:“爺爺,爸爸,這半年的戶外測試數據有個有趣的發現:我們的智能鋼材在-10c到30c的環境下,傳感器穩定性特別好,但超過35c后,數據傳輸延遲會增加5%。”
周子軒皺眉道:“這對熱帶地區的項目是個問題,尼日利亞鋼廠以后可能也要用到智能鋼材。”
囡囡點頭道:“我已經聯系了傳感器廠商,他們說可以定制高溫版,把工作溫度上限提高到60c,就是成本要增加15%。”
周陽思索道:“成本能接受,畢竟高溫地區的市場不能丟。讓廠商先送100個樣品來測試,合格后再批量采購。另外,能不能在鋼材表面加一層隔熱涂層?雙重保障更穩妥。”
囡囡眼睛一亮:“爺爺這個思路好!我讓研發部試試把陶瓷隔熱涂層和鋼材結合,既不影響傳感器信號,又能降低表面溫度。下周就能出試驗樣品。”
周子軒補充道:“等高溫版傳感器和隔熱涂層都測試通過,我們可以申請個組合專利,形成技術壁壘。”
尼日利亞鋼廠二期工程的籌備
周子軒的手機又響了,是駐尼日利亞的趙工。“周總,周董,”趙工的聲音帶著疲憊卻難掩興奮,“一期工程的鍍鋅板訂單已經接到了5000噸,主要是當地的汽車廠和建筑公司,看來市場需求比預想的大。”
周陽問道:“二期工程的土地審批下來了嗎?”
趙工答道:“下來了,當地政府很支持,還給了稅收減免。我們計劃建兩條鍍鋅板生產線,一條普通鍍鋅,一條鋅鋁鎂合金鍍層,后者在耐腐蝕性上比普通鍍鋅好5倍,就是設備投資要多3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