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工廠的深化建設
環保部的孫部長拿著一份碳排放報告走進來:“周董,去年我們的碳排放強度比行業標準低了22%,超額完成目標!碳交易賬戶也開通了,上半年賣了5萬噸配額,收入200萬。”
周陽問道:“今年的減排目標定多少?”
孫部長答道:“計劃再降5%,主要靠氫基還原生產線投產和光伏電站擴容。光伏電站二期下個月動工,建成后能滿足廠區15%的用電需求。”
囡囡提議道:“我們可以搞‘綠色積分’活動,員工提出的減排建議被采納,就能得積分,年底兌換獎品。去年有個軋鋼車間的師傅建議優化冷卻水循環,一年就省了5萬噸水,這種好點子要多鼓勵。”
周子軒補充道:“供應商的減排也要跟上,今年的培訓要增加碳足跡管理課程,讓他們也建立減排目標。對減排達標的供應商,我們可以在采購時優先考慮。”
周陽點頭道:“綠色發展是個系統工程,要讓每個員工、每個合作伙伴都參與進來。孫部長,把我們的減排經驗整理成白皮書,發給行業協會,帶動全行業一起降碳。”
華東市場高端客戶的攻堅
周三,那家風電巨頭的考察團如期而至。周陽、周子軒和囡囡親自陪同,從煉鋼車間到智能倉儲,再到戶外測試現場,每一處都詳細講解。
考察團的技術總監指著智能鋼材的測試數據問:“你們的傳感器能保證多少年穩定運行?”
囡囡拿出加速老化試驗報告:“我們做了相當于10年的老化試驗,傳感器的故障率低于0.5%。而且我們提供5年質保,期間出現問題免費更換。”
在氫基還原生產線的調試現場,考察團看到鋼水純凈度數據實時顯示在屏幕上,驚嘆道:“這純度比我們現在用的進口鋼材還高0.2個百分點!”
周子軒笑著說:“不僅純度高,碳排放還低,每噸鋼比傳統工藝少排600公斤二氧化碳,符合你們的綠色采購標準。”
中午在職工食堂,考察團的采購總監嘗了口青菜,贊道:“這菜真新鮮,是自已種的?”
周陽點頭道:“廠區后面有個生態農場,員工自已種的,不用化肥農藥。我們覺得,綠色生產不僅要體現在鋼材上,更要融入每個細節。”
考察結束時,技術總監握著周陽的手說:“你們的技術實力和綠色理念都很打動我們,下周我們就派團隊來談具體合作細節!”
送走考察團,囡囡興奮地說:“爺爺,爸爸,成了!這單要是拿下,一年至少5萬噸訂單!”
周陽笑道:“這只是開始,要把每個客戶都服務好,讓他們成為我們的‘回頭客’。”
氫基還原生產線的投產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