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氫基還原生產線正式投產。投產儀式上,工信部的領導、行業協會的專家、客戶代表濟濟一堂。當第一爐用氫基還原技術生產的鋼水澆鑄成功時,現場掌聲雷動。
工信部領導感慨道:“你們的氫基還原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每噸鋼減排600公斤二氧化碳,為行業樹立了標桿!”
周陽致辭時說:“這項技術的突破,靠的是三代人的堅守和創新。從老一輩軋鋼人打下的基礎,到年輕技術員的大膽探索,再到與科研機構的協同攻關,每一步都凝聚著智慧和汗水。未來,我們還要繼續深耕綠色鋼鐵,為‘雙碳’目標貢獻軋鋼力量!”
儀式結束后,周陽、周子軒和囡囡站在生產線旁,看著通紅的鋼水在輥道上流動,仿佛看到了軋鋼廠的未來。
周子軒說道:“這條生產線投產后,我們的高端鋼材產能能增加30%,今年的利潤目標肯定能超額完成。”
囡囡補充道:“我已經接到了三家新能源汽車廠的詢價,他們對氫基鋼材的強度和韌性很感興趣,下個月就能送樣測試。”
周陽看著遠處年輕員工們興奮的笑臉,說道:“技術突破了,市場打開了,但我們不能驕傲。記住,最好的產品永遠是下一個,最好的技術永遠在研發中。”
尼日利亞鋼廠二期工程的奠基
四月,周子軒和囡囡飛赴尼日利亞,參加鋼廠二期工程的奠基儀式。當地政府官員、中資企業代表、鋼廠員工和附近村民都來了,現場鑼鼓喧天,充滿喜慶。
當地工業部長在致辭中說:“中國軋鋼廠不僅帶來了先進技術,還為我們創造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幫助我們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二期工程建成后,我們就能生產高端鍍鋅板,不用再花高價進口了!”
周子軒在致辭中承諾:“二期工程會采用更多智能技術,同時我們會建一所職業技術學校,免費為當地青年提供鋼鐵技術培訓,讓更多人掌握一技之長。”
奠基儀式后,阿明帶著囡囡參觀了他們的技術團隊。“囡囡姐,我們已經能獨立操作智能軋機了,上個月的產品合格率達到了98%!”阿明自豪地說。
囡囡看著他們團隊研發的本地化操作手冊,上面用當地語言標注著各種參數調整口訣,笑著說:“阿明,你們做得太棒了!這手冊可以推廣到其他非洲國家的鋼廠。”
智能鋼材+5g項目的商用簽約
五月,囡囡代表軋鋼廠與中鐵大橋局簽訂了智能鋼材的首份商用合同。根據合同,將為一座新建的跨海大橋供應5000噸帶傳感器的智能鋼材,實時監測橋梁的受力和變形情況。
簽約儀式上,中鐵大橋局的總工程師說:“有了智能鋼材,我們就能提前預警橋梁的潛在風險,大大提高運營安全性,降低維護成本。這是橋梁建設史上的一次創新!”
囡囡在發言中說:“這份合同只是開始,未來我們會把智能鋼材應用到更多領域,比如高層建筑、油氣管道、軌道交通,讓每一個鋼鐵構件都‘會說話’。”
回到廠里,囡囡立刻組織團隊制定生產計劃。“傳感器的安裝要精準到毫米級,”她對生產部的王經理說,“每塊鋼材都要編號,和傳感器的數據一一對應,方便后期追溯。”
王經理點頭道:“放心吧,我們已經調試好了專用的安裝設備,精度能控制在0.5毫米以內。還會派專人全程質檢,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