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我這餅干明天要送到幼兒園去,讓全園的小朋友都知道咱們院兒的厲害。”
槐花舉著她的機器人模型,大聲說:“我的機器人還要去參加國際比賽呢!”
周陽看著他們,忽然覺得這四合院像個萬花筒,轉一轉,就能看到不一樣的精彩。而那些藏在精彩背后的,是每個人心里的那點熱乎勁兒,像傻柱烤餅干的爐火,像三大爺養花的熱情,像許大茂做生意的勁頭,也像槐花眼里的光。
下午,漢斯帶著他的團隊來參觀科普角,看到槐花畫的花盆圖案,立刻拍板要大批量采購。“這些圖案太有生活氣息了,”他對周陽說,“我們的客戶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機器,是能讓人想起家的東西。”
“這就是我們的設計理念,”周陽笑著說,“科技得貼著日子走,才叫真本事。”
漢斯的團隊里有個年輕的工程師,叫托馬斯,對槐花的機器人特別感興趣,拉著槐花問個不停:“這個澆水臂的角度是怎么設計的?為什么要刻小花?”
槐花一本正經地解釋:“角度是我跟囡囡姐算的,能澆到花盆的每個角落。刻小花是因為好看,機器人也需要打扮呀。”
托馬斯聽得連連點頭,掏出筆記本記個不停:“你說得對,機器也需要溫度。回去我要給我們的機器人也加個裝飾,讓它看起來更友好。”
臨走時,漢斯特意跟槐花合影,說要掛在公司的研發中心,“讓所有工程師都記住,最好的設計來自生活。”
槐花得意地把照片拿給周陽看:“周爺爺,托馬斯說下次要帶我去德國看他們的機器人,是真的嗎?”
“是真的,”周陽摸了摸她的頭,“等你放暑假,爺爺帶你去。不過有個條件,得把德語學好,不然跟機器人都沒法交流。”
槐花立刻保證:“我現在就去學!囡囡姐說她會德語,可以教我。”
看著槐花跑向囡囡的背影,漢斯感慨道:“周先生,您這里就像個魔法學院,能把普通人變成發明家、設計師。”
周陽笑著搖頭:“我們這不是魔法,是日子。日子過好了,人自然就有勁頭琢磨點新東西。”
漢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臨走時又訂了五百個印著槐花圖案的智能花盆,說要作為公司的員工福利。許大茂樂得合不攏嘴,拉著周陽說:“周叔,您看我這生意,是不是該擴大規模了?我想租個大點的倉庫,再雇兩個人幫忙。”
“可以,”周陽點頭,“但記住,不管規模多大,都得像現在這樣,把街坊四鄰的需求放在心上。別學那些大老板,眼里只有錢。”
“您放心,”許大茂拍胸脯,“我許大茂能有今天,全靠院里的老街坊捧場,我要是忘了本,天打雷劈。”
三大爺在旁邊聽著,插嘴道:“大茂,你要是擴大規模,可得算清楚賬,租金、工資、水電費,都得精打細算。我這里有本《生意經》,是我年輕時總結的,借你看看。”
許大茂趕緊道謝:“謝謝三大爺,您這《生意經》可比商學院的教材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