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爺:“還得能報菜價,每天早上說‘今天西紅柿三塊五一斤’,比早間新聞還實用。”
二大爺:“最好能報彩票號碼,中了獎咱給院兒換個金大門!”
眾人又笑起來,施工隊的師傅們也跟著樂,說這院兒的人“比相聲演員還逗”。
半個月后,小花園的雛形出來了。青磚鋪的小徑彎彎曲曲,中間留著塊圓形的小廣場,四周種著月季、玫瑰、向日葵,還有個半人高的假山,山腳下藏著個小噴泉。老年活動中心也蓋得差不多了,紅磚墻配著玻璃窗,看著就敞亮。
最讓人稀罕的是那些智能設備:路燈能跟著太陽轉,白天充電晚上亮;噴灌系統埋在地下,手機一點就能澆水;連長椅都裝了太陽能板,能給手機充電。許大茂特意在活動中心門口裝了個大屏幕,滾動播放院里的新聞——“傻柱牌炸醬面獲街坊一致好評”“三大爺養花課報名人數突破50人”“槐花發明的自動喂鳥器測試成功”。
開園那天,街道辦的王主任親自來剪彩。她剪完紅綢子,剛要說話,就見三大爺舉著個大喇叭跑上臺:“各位街坊,我宣布個事——咱院的‘智能養老互助小組’成立了!年輕人幫老人用智能手機,老人教年輕人包餃子,互惠互利!”
“好!”臺下掌聲雷動,張奶奶第一個舉手,“我報名教包餃子,豬肉大蔥餡的!”
傻柱:“我教紅燒肉!保證肥而不膩!”
許大茂:“我教用智能手環,包教包會!”
槐花:“我教……教機器人跳舞!”
王主任看著這熱鬧場面,對周陽說:“周叔,您這院兒真是塊寶地,干啥成啥。”
周陽笑著說:“不是寶地,是人心齊。您看這院里的人,吵歸吵,鬧歸鬧,真有事的時候,心都往一塊兒想。”
正說著,漢斯的視頻電話打來了,他舉著手機在柏林的中國超市轉圈:“周先生,你們看!傻柱牌餅干在這里上架了,德國人都愛吃!”
屏幕里,貨架上的餅干盒印著四合院的照片,旁邊還擺著許大茂的智能花盆。傻柱湊過去看,激動得臉都紅了:“真的假的?我這餅干……走出國門了?”
“不光餅干,”漢斯笑著說,“下個月我的助老機器人就要量產了,用的是你們的平衡算法,上面還刻著槐花設計的小花圖案,肯定能大賣!”
槐花舉著她的新發明——一個能自動撿垃圾的機器人,對著屏幕喊:“漢斯叔叔,等我的新機器人做好了,也賣到德國去!”
漢斯連連點頭:“一言為定!到時候我給你辦個專場發布會!”
掛了電話,院里的人更興奮了。二大爺非要拉著周陽下盤棋,說“贏了的人負責給漢斯回信”;三大爺則拉著傻柱算餅干的利潤,說“得給科普角留三成”;許大茂抱著他的智能花盆,說要設計“中德雙語版”,讓德國老太太也能看懂。
夕陽西下,金色的光灑在小花園的噴泉水珠上,像撒了把星星。周陽坐在新安裝的智能長椅上,看著槐花和幾個孩子追著她的垃圾機器人跑,看著三大爺和二大爺在棋盤上爭得面紅耳赤,看著傻柱和秦淮茹在活動中心的廚房忙活,看著許大茂對著手機給德國客戶介紹產品……忽然覺得,這四合院的故事,就像那噴泉的水,流走了舊時光,又涌來了新日子,永遠也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