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那鳥叫得再好聽,能自動澆水嗎?”許大茂扛著個紙箱從院門口進來,里面是新到的智能花盆,“我這新款花盆帶土壤檢測功能,能測酸堿度,三大爺您的月季再也不用擔心爛根了。”
“我才不用那玩意兒,”三大爺梗著脖子,“我用舌頭舔舔土就知道缺啥肥,比你那芯片準!”
眾人正拌嘴,周陽踩著滿地銀杏葉進來了,手里拿著個牛皮紙信封。“都過來,”他揚了揚信封,“區里給咱院寄了封信,說要評‘全國文明社區’,讓咱準備材料。”
“全國的?”二大爺眼睛一亮,“那得把我的鳥寫上,就說‘文明社區里的文明鳥’。”
“得寫我的酸菜,”傻柱搶話,“全國人民都愛吃酸菜,這叫‘舌尖上的文明’。”
許大茂:“寫我的智能設備,證明咱院又傳統又現代。”
三大爺:“寫我的養花經,這叫‘生態文明’。”
槐花舉著作文本:“寫我的作文,老師說這是‘新時代的四合院故事’。”
周陽笑著擺擺手:“都寫都寫,讓囡囡整理一下,配上照片,保證比別的社區材料好看。對了,區里說下禮拜要來考察,咱得把院兒再拾掇拾掇,尤其是那幾棵老槐樹,枯枝得剪剪。”
“我來剪!”傻柱擼起袖子,“我以前在工廠干過木工,這活兒我熟。”
“我來掃地,”秦淮茹端著盆剛洗好的床單出來,“把落葉掃干凈,再撒點水,看著亮堂。”
“我來給鳥籠消毒,”二大爺摸著鳥籠,“可不能讓考察的人覺得咱不講衛生。”
許大茂:“我給所有智能設備做個系統升級,保證反應比誰都快。”
三大爺:“我給月季施點肥,爭取考察時能開兩朵,添點顏色。”
槐花:“我去通知院里的小朋友,考察那天都穿新衣服,排著隊歡迎!”
看著眾人熱火朝天的樣子,周陽忽然覺得這四合院像臺精密的機器,每個零件都有自己的位置,轉起來就帶起一陣風,把日子吹得熱氣騰騰。
接下來的幾天,院里天天跟過年似的。傻柱踩著梯子給老槐樹剪枝,三大爺在底下指揮“左邊那根枯枝得留三寸,能當花架”;許大茂蹲在地上給智能路燈換芯片,嘴里念叨“亮度調到80%,既節能又不暗”;二大爺用酒精棉擦鳥籠,連鳥食罐都刷得锃亮;秦淮茹帶著幾個老街坊擦玻璃,窗明幾凈得能照見人影;槐花則組織小朋友排練歡迎詞,“叔叔阿姨好,歡迎來我們院”喊得震天響。
考察團來的那天,天公作美,湛藍的天上飄著幾朵白云。四合院門口掛著紅燈籠,小花園的月季真應了三大爺的話,開了兩朵粉紅的花,智能噴泉隨著音樂節奏噴水,像在跳迎賓舞。
為首的考察團團長剛進院門,就被許大茂的智能識別系統攔住了:“歡迎來到幸福里四合院,正在為您播報實時天氣:15c,微風,適宜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