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緩緩地將珠簾放下,沉思良久“能夠找到渠道嗎”
她沒有問源頭,很多當年的老人都知道,陳實庵的確是被驅逐出京的,但他也是自己走出的宮城。
這天下,沒有誰能抓住春風,也沒有人能留住春風。
三月春風如期至,六月春風何處尋
陳實庵如果想走,即便他就站在京都,就站在太和門前,甚至就站在太和殿內,也沒有人能夠攔住他。
“啟奏帝后,雖知曉是帝都與四海之地。
可這風語文章,似乎根本就沒有經過轉手,直接就出現在印刷人的手中。
京都的印刷匠,根本沒人接過這一單,但京都之中,一夜之間就涌出了百萬份。
而四海之地的大印刷匠,都統一口徑,只是生意,在沒有抓到遞送母稿之人的時候,貿然發難,總不大好。
畢竟四海之地”
東海有東寧王,兩朝世襲。
西北南海,也各有依仗。
即便是朝堂,沒有由頭的情況下,也不能隨意插手其內政。
現在的大慶,可不是以前的大慶了。
“哀家明白了。”
珠簾之后,帝后沉默了。
源頭解決不了,渠道解決不了。
至于從風雨文章本身上質疑其真實性,發布圣旨斥責其為弄虛作假,查無此事。
這天下的喉舌,掌握在讀書人的口中,朝堂的政令才幾個人能看見。
讀書人的領袖在那。
周師,在那站著呢。
別看現在國子監的的領袖是范藏器,但你看看范藏器都不尊朝堂禮數直接站周子瑜旁邊了,更聽誰的話已然一目了然。
這是個超凡的世界,個人武力強到一定地步,是可以規避皇權的壓力的。
而國子監之所以清貴,就是因為他會培養出很多大靈文師,乃至靈文宗師。
除非這個時候,陳實庵直接宣布自己要廢八股。
之后還要簡化靈文,簡化靈文之后還要用靈文走出新路,與古靈文涇渭分明,再開一道,這樣子可以徹底得罪所有的文人階級。
否則周師以及國子監完全可以認為此文章無錯,秉筆直書,不可背離本心。
“與東洋開戰,絕不可。
可交出我之國民,也絕不可。”
帝后終于開口。
誠如陳實庵所說,這世上有很多東西,是強過皇權的,如今的帝后,把持的實則就是皇權。
她當初就是因民怨而引發的天國之亂,才竊取皇權成功,那如今,她就不會再給廣旭帝這個機會。
民意這種東西,很難被把握,但一旦被用起來,就足以顛覆一切。
“傳我令,禮部侍郎擬令,明令東洋,絕不會交出東島一草一木。
如果真要船艦壓境,那就讓他們在東海看看,到底誰更加的船堅炮利”,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