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京都學子還在愕然之時,江離反倒最先反應過來,在達官顯貴還在避退之時,唯他萬眾矚目之下,回禮周師。
江離要入京都學院,已然不是什么秘密。
他就是下一屆的學子,也是周師手下第一批新入京都學院的學子,他有資格回禮。
“愿與周師共勉之!”
在江離的帶頭之下,其余人也反應了過來,皆是起身回禮。
這一拜,師徒相得!
這一拜,師道成矣。
一片肅穆之中,有宏大之音從虛空響起。
“一者抱定宗旨,不忘入學之初心。
二者砥礪德行,照耀黑暗以身作則。
三者尊敬師友,坦誠相見相互勉勵。”
微言大義何其難成,師道雄文之中,也只精簡此三,能成微言大義,可以被后來之人解析出文章。
但這也足矣了。
金光匯聚成方才周子瑜所言的所有句子,周子瑜前半生自己寫出,亦或修習前人的所有靈文之修為,悉數轉入這一篇文章之中。
周子瑜緩緩起身,不知從何處,掏出了一戒尺。
金光凝就的文章,緩緩地印在了戒尺之上。
這古樸的戒尺之上,立時便是流光溢彩。
不知為何,江離總覺得,自己與這戒尺之間,有一分親近之意。
在看周圍所有人,似乎也都有些觸動。
“文寶,文寶。
京都學院,自今日起,方可稱源遠流長!”
辜立誠贊嘆出聲,這位云海彼端的博士,當真博學之至:“這戒尺會被其上的文章日夜淬煉,哪怕有朝一日,人死文散,京都學院中人,也可憑借這戒尺,發揮出周師的三分威能。
而且,有戒尺作為載體,不擅攻伐的教化文章,也能綻放殺機。
日后誰想要在京都學院之中攪風攪雨,就要掂量掂量了。”
辜立誠的一番話,是在夸贊科普,也是在暗示。
在場來的人,未必只是單純的觀禮。
但無論他們帶著什么目的來。
今日之后,在場之人,以及他們背后之人,就都該知道,京都學院,已然換了天了。
有這片經典以及文寶在,周子瑜所行之事,將真的直抵核心,源遠流長。
————————————————————
京都學院之中,周子瑜一身師道結果,在東洋之中,卻也開始暗潮涌動。
帝后因九州民心,而拒交江心剛與江離父子,甚至擬令禮部公示東洋。
經過這么多天,終于開始了發酵。
“陳實庵,好手段,風語文章這種東西,用的好,足可以讓本來已經衰落的大慶再度中興。
一如我們抓住了云海彼端的新術一樣。”
東洋最高的地方,有聲音傳來,我意即天意。
“雖不能直接戰于九州,但至少在這片大海上,我們才是主宰。
是該讓大慶的人知道,他們所謂的大慶水師,到底有多么可笑了。
我東洋的巨艦,出動吧!
讓大慶的水師,在東海之上被擊沉!”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