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趙桓從議事殿商議政務完畢,回到福寧殿。
剛到書房,便看見朱皇后、黃小潤和李清照三個人臉色很難看地嘀咕著什么,不由有些詫異:
“你們怎么了?”
朱皇后等三女忙上前施禮:
“剛才問我們正為折子的事生氣呢,沒見到官家來。”
趙桓笑道:“哦,什么事呀?能把你們氣成這個樣子。”
黃小潤說道:“還不是之前篩選出的那二十幾個有些理財能臣,今天早上他們竟然全都上了折子請罪,說他們以前想的太簡單,所以胡說八道,提了不少昏庸的建議。
他們自知有罪,特上書請罪,愿意放棄之前的言論,跟從官家的抉擇。
官家說怎么辦就怎么辦,他們一定會把事情辦好,但是懇請官家不要把他們貶出京城,他們已經知罪了。”
趙桓都氣笑了。
看來這二十幾個官員在李若水和梅執禮找他們談話之后,他們誤會了。
認為皇帝生氣了,所以準備把他們打發到幣,這可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
之前蔡京在的時候發了多少紙幣,以至于管紙幣的官員都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他們要去了不會有好果子吃,因此私下里一商量,都覺得是不是之前的折子說錯了話,惹皇帝生氣了?
于是又都上折子,自己把自己罵了個狗血噴頭,但中心意思就是請罪,請求皇帝不要把他們貶到地方為官,尤其是去管什么皇家金行紙幣之類的事物。
正好這時一個宮女端了一盞茶過來,趙桓氣得抓起茶盞狠狠的摔在了地上,啪的一聲摔得粉碎。
朱皇后她們三子嚇得花容失色,都一起跪在地上。
那宮女更是嚇得趴在地上渾身發抖,趙桓揮了揮手,說道:“跟你們沒關系,都起來吧。”
朱皇后等人才起身。
邵成章趕緊招呼了幾個太監進來,把地上茶水都收拾了。
朱皇后小聲的對趙桓說道:
“官家不必生這么大氣,滿朝官員誰都想在皇帝身邊,都想呆在天子腳下。沒辦法,歷來如此。”
李清照說道:
“是呀,臣跟丈夫平時也與不少官員有往來,他們平時關心的都是些知乎者也之類的,幾乎沒人討論如何理財,如何做生意,又如何管理朝廷財政的。
不是他們不想說,是他們說不出來,因為根本就沒在意過錢的事情。
這些官員都自恃清高,遠離銅臭,對于錢財都是嗤之以鼻了,雖然沒有誰能離得開錢。”
趙桓恨恨的說道:
“是呀,科舉考的就是之乎者也,所以天下學子學的也就是這些東西,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不屑于去做生意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