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一個國家要想繁榮,不管好財政國家如何能做到?朕必須要從根子上把導向轉過來。
朝廷需要滿口仁義文章的博學鴻儒治理天下,更需要懂得如何算賬,如何掙錢,如何收支平衡,如何避免經濟危機的理財能臣。
朕要把相當一部分拿著俸祿不干事的庸官撤掉,而這些名額余額拿給這些能人,讓他們服務社會,他們賺回來的利潤會遠遠超過他們拿到的俸祿。
這才是國家朝廷有用的人,只可惜眼下朕就要急著用人,
不說多的,皇家金行每個路、府、州和縣都要有分行,由他們去主導推行當地的貨幣金融投資,來推動經濟的發展。
這樣加起來光是提舉就需要兩千多個,這些人都必須是專業人士,能理財懂理財知道怎么掙錢的人。缺口太大了。”
朱皇后等人傻眼了:“要新增兩千多個官嗎?”
“對,但是相應的要裁減掉現在拿俸祿不干事的官。其實,朝廷四萬的官不算多,咱們大宋人口有一個億呢,四萬人去管理,數量并不大。這還不算衙門的吏。
關鍵是很多官都是閑著沒事干的,這些官必須拿下。
下一步,我們的官制也改,官和吏不用分開,可以交叉晉升,當然這需要先調研,仔細考慮。
不過這不著急,以后再說。當務之急是如何盡快幫朕弄百來個掌管金行的理財能手來。”
黃小潤如今已經顯懷,她一直站在一旁沒有勸解,也沒有插話,只安靜地站著聽。
趙桓說到這,瞧向她:
“小潤,你覺得該怎么解決燃眉之急?”
黃小潤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皇帝說了,她思忖片刻,這才說道:
“如果要得這么急,那就只有立即開恩科。而且官家需要專門理財能臣,那恩科的測試除了策論之外,還可以加設經義、算籌等。”
趙桓不禁眼睛一亮,哈哈大笑,指著黃小潤說道:“可以啊,潤兒,看來你的書沒有白讀啊。這個主意非常好,開恩科,招錄專門人才。”
所謂開恩科,就是在正常三年一考之外,皇帝下旨臨時舉行的科舉考試。
趙桓對邵成章說道:
“趕緊去把這禮部尚書李彌遜他們三個叫回來,朕要跟他們商量開恩科的事情。”
趙桓想了想,又說道:“把宰執也都叫來吧,一起商議一下,這件事關系重大,不能撇開宰執了。
對了,把左諫議大夫趙明誠也叫上,讓他先來見朕,馬上!”
邵成章趕緊答應,馬上派人分別去通知趙明誠和幾位宰執跟李彌遜等三位尚書。
趙明誠很快來到了福寧殿。
趙桓也不啰嗦,直截了當告訴他,讓他馬上寫了一份劄子,提議開恩科招錄皇家金行的提舉人選。
趙明誠當然聽從,當即寫了一份劄子,并且按照趙桓的要求寫了具體的舉措。
隨后,趙桓讓李清照的手下謄抄了十多份用于討論。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