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紙幣本身沒什么價值,那當時發行紙幣,蜀地的百姓為什么會接受它?為什么會樂于使用它?
賣家也樂于接受,它不是紙嗎?為什么要接受這種自身根本就沒有什么價值的東西?”
李若水又愣了一下,想一想說道:“因為他拿到這些交子可以轉手去買別的東西,別的人也認它是錢。”
“那為什么都認可交子呢?”
“因為朝廷說可以用交子當貨幣。”
“那交子最早是官府發行的嗎?”
李若水撓頭道:“臣不了解。”
他不是搞經濟的,自然不會關心這些東西,而且交子是出現在一百年前的川蜀地區,他也不過是聽說這件事而已,并沒有去深究。
作為讀書人,對于銅臭是天生嫌棄的,也沒那興趣去研究。
現在皇帝卻問他這個問題,讓他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趙桓一副老師教育學生的耐心模樣,說道:“你知道為什么交子會出現在川蜀嗎?”
李若水繼續搖了搖頭。
趙桓說道:
“朕可以簡單跟你說說交子的歷史。當年太祖皇帝橫掃天下,后蜀皇帝投降之后,后蜀百姓卻起兵造反,太祖皇帝一怒之下,決定狠狠懲罰后蜀百姓。
那么多人當然不可能全部殺光,于是太祖皇帝想到了一個懲罰的辦法,就是把后蜀的所有銅錢全部轉移走,而且下了死命令,不許銅錢流入川蜀地區,違令者斬。
太祖皇帝認為,把蜀地所有的錢全部掏空,讓蜀地沒有錢,百姓手里沒有錢,那就什么都干不成,整個經濟會嚴重倒退,百姓生活會陷入迷茫,困頓和苦難。
因為沒有錢進行交換,他們的生活瞬間便倒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時候。
以物易物很麻煩,而且很不方便。假如你有一頭羊我有十只雞,我們交換的前提是你想要我的雞,我也想要你的羊。
但往往不是這樣,我想要米,那要米的人又不想要羊,也不想要雞,他想要豬,這就麻煩了。
以物易物是難以準確確定交換物的價值的,很容易產生糾紛,因此以物易物百姓及其不方便,但是生活得繼續。
由于銅錢全都被太祖皇帝下令轉出了川蜀,川蜀沒有銅錢,金和銀就更不可能,這東西太少,很多人連見都沒見過,也根本無法在市場上流通。
不得已就只有打造鐵錢作為貨幣,鐵在川蜀倒是很多。由此川蜀地區才開始流行鐵錢。
鐵比銅容易得,物以稀為貴,所以鐵錢價值遠遠低于銅錢的價值,一枚銅錢可以換一百枚鐵錢,最厲害的時候可以換五百枚鐵錢。
一匹布在川蜀大概二萬文鐵錢,二萬文鐵錢你知道有多重嗎?”
李若水臉色有些難看,他沒想到事情會這么嚴重,搖了搖頭說道:“臣沒有用過,不大清楚。”
“那朕告訴你,二萬枚鐵錢大概有五百斤重,概需要三四個身強力壯的仆人才能扛得動。
而一匹絹也就一二十斤,一個婦人是可以把它扛回家。
但是,一個婦人要去買一匹絹,得找三四個身強力壯的男仆跟著,目的不是去抬絹,而是扛這些鐵錢。
如果要買價值更大的東西,那就得用牛車拖了,拖上滿滿一車的鐵錢,也許只是為了買一個小小的玉手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