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聽到司馬翔所說之后。點點頭說道:“咱們不能出兵,救災的事讓他們去找幸子大人。
幸子是海外農墾兵團的提督,如今她已經是伯爵,將負責整個海外農墾兵團的事宜,這次他們的大堤估計是保不住了,現在才能想到加固提岸,已經太晚了。
他們現在應該想到的是如何在洪水泛濫之后救災,他們需要大量的糧草,這就需要幸子提督協調海外糧食給他們救災。
但是否調配,如何調配,這個由幸子大人自行決定,這是她的職權,就算是我也不好過問的。”
司馬翔大吃了一驚,趙公子居然斷言色那王朝會面臨潰堤,有大洪水的危險,聽說皇帝料事如神,每次作戰他都能準確的料敵先機,從而調集數倍兵力破敵,從未失手過。
而且很多大災難他都能提前預知,并做好相應準備,所以在這二三十年里大宋爆發的特大災難,由于事先準備充分,財力雄厚,都沒有形成大量人員死亡、重大財產損失等等。
這些都是他們的皇帝準確做好了周密安排,所以整個朝廷大臣對這位皇帝敬若神明,即便他在海外四處游蕩,但他也能夠遙控指揮,滿朝文武就沒有不服他的。
而現在他竟然斷言色那王朝會遭受特大洪澇災害,那這絕對是真實的,而且他甚至已經斷言,現在就算馬上進行抗洪搶險,也來不及了,當務之急是準備好事后的救災。
而救災的事情,皇帝居然交給了幸子,他之前只聽說這位幸子大人是玉米農墾兵團的提督,并沒有聽到她被提拔為海外農墾兵團的總提督,提升為伯爵這個倒聽說了。
現在皇帝這么說,是不是要任命她這個職位呢?
這種事他不敢亂問,趕緊答應了。
隨后他又問道:“陛下,那我們兵營要不要遷移到高處去?”
趙桓有些奇怪,說道:“為什么要遷移?你們不是已經挖了一條水渠用來引水灌溉嗎?那條水渠在對付這次洪水上就能發揮作用,洪水來了,水渠會把洪水引走,保證你們兵營的安全的。”
大將軍一聽,猛地拍了自己腦袋一下,賠笑說道:“對呀,我怎么這么蠢?陛下真是英明。”
不能不讓司馬翔做出這樣的感慨,因為早在一年前他們就接到皇帝下來的旨意,讓他們組織農民工沿著大宋的兵營修一條又寬又深的河堤。
對外說是用來灌溉,這倒是可以理解,因為這一帶是色那王朝主要的農墾區,四周都是連片的農田,灌溉水渠的修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了這條水渠,的確解決了附近很大一片范圍內農田的灌溉問題。
但是讓司馬翔有些不解的是,他們的大宋皇帝為什么去關心這色那王朝的農田灌溉問題。
畢竟這些農田并不是大宋的,而是色那王朝當地百姓和地主以及朝廷的,修這樣的水渠固然便宜了當地人,但對大宋有什么好處?
這樣的灌溉大宋甚至沒有從當地要求過一文錢的財政補貼,也沒有對灌溉水渠收費,完全是免費義務勞動,給當地提供福利而已。
這條水渠的修建的確給大宋帶來了很好的口碑,當地百姓對大宋的仁義真是交口稱贊,但僅僅是為了換取一個口碑嗎?這的確讓司馬翔有些不解。
而現在他終于明白了,原來皇帝有更深的用意,就是防范這場百年難遇的特大洪災。
皇帝已經斷言,這場洪災將會淹沒整個京城和周邊所有的農田,如果是這樣,按理說大宋兵營也會被洪水淹沒,但有了這條水渠,以前可以用來灌溉,而現在用來防洪。
洪水會沿著這條水渠被排到下游,雖然淹沒了下游的農田,但是卻保住了大宋的兵營,反正那些農田有沒有這條水渠排出去的水都會被淹沒,只是多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