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謙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個古樸的木盒子上,他緩緩伸出手,指尖輕輕劃過盒面,似乎在觸碰那些逝去的時光。
“云松原本叫云峰的,后來因為給你取名叫云柏,便一起改叫云松,里面有一封我和大哥的信,上面就說了這件事。”
蔣云柏的手指在盒內摸索,終于觸碰到了一疊泛黃的信件。
他小心翼翼地抽出,指尖摩挲過信紙的邊緣,仿佛能感受到蔣華謙與大哥當年的溫度。“
逃回來的路上,我滿心都是如何能找到你的親生父母,將你完好無損地交還給他們。”
蔣華謙的眼神變得深邃,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日子。
蔣華謙懷抱著年幼的蔣云柏,在黑暗中穿梭。
為了安全,他將孩子托付給了最信任的大哥大嫂,自己則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尋找蔣木白夫婦的征途。
那時的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無論天涯海角,都要找到蔣木白夫婦,讓他們的孩子回到屬于自己的家。
為了籌集尋找的資金,蔣華謙不惜鋌而走險,與緬部當地的各項勢力合作,甚至做了很多見不得人的交易。
那是一段行走在刀尖上的日子,毫不夸張的說,幾乎每一次交易都是一場生死較量,但蔣華謙從未退縮。
緬部戰亂,信息閉塞,交通不便,蔣木白和李木子的蹤跡如同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即便如此,蔣華謙也從未放棄過希望,他堅信,只要自己不放棄,總有一天能迎來重逢的那一刻。
戰亂平息后,蔣華謙沒有選擇安逸。
而是利用自己在戰亂中積累的人脈和資源,在當地創辦了一家公司,涉足傳媒業,印刷報紙,刊登尋人啟事。
他傾盡所有,只為那一絲渺茫的希望。
三年的時光,他幾乎耗盡了所有的積蓄和精力,卻依舊沒有等到任何關于蔣木白的消息。
然而,正是這份經歷,也讓他在積攢了許多人脈,為了后來在商界嶄露頭角,積累了一定的名氣和財富。
直到有一天,一封來自大哥的信件打破了平靜。
信中,大哥不僅表達了對他的思念,還提到了云松的成長,以及他們為了孩子更好地融入家庭,特意保留了“云”字輩,卻遲遲未給他正式取名。
蔣華謙徹夜難眠,腦海中回蕩著與蔣木白往昔的點點滴滴,以及對孩子未來的期許。
最終,他決定將孩子命名為“云柏”,寓意其如松柏般堅韌不拔,同時也希望他能成為蔣家真正的一員。
由于長期在外奔波,蔣華謙能夠與蔣云柏見面的機會并不多,云柏與大哥的關系卻日益深厚。
為了讓云柏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蔣華謙決定將孩子正式過繼給大哥,讓他在法律上成為大哥的兒子,享受完整的家庭。
這一決定,既是對大哥的感激,也是對云柏未來的最好安排。
回憶至此,蔣華謙的聲音微微顫抖,他打開一本已經泛黃的相冊,指著其中一張斑駁模糊的照片,淡淡開口。
“看,這就是你的父親,他年輕時非常帥氣,熱愛夾克和機車,是個充滿活力和冒險精神的人。”
接著,他又翻到另一頁,照片中的女子笑容燦爛,身著一條鮮艷的紅裙,那是蔣云柏的母親,她的美麗與溫婉,即便隔著歲月的塵埃,依然能觸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