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幸淡然開口:“為何會在長安昭獄,本王當時不是讓你將其帶回府中關押嗎?”
孫侯隨意看了一眼薛云,開口道:“當日屬下確實按王爺吩咐,將其帶了回來,甚至都未為難此人,還吩咐人為其準備了吃食。”
“結果薛哲那廝倒好,絲毫不領情,口中全程對王爺各種辱罵。”
“那廝敢辱罵王爺,屬下自然不讓,此人又屬狗,人話一句不聽,屬下當即就給了他一拳,結果那廝罵得更起勁了。”
“屬下揍得越兇,那廝罵得越起勁,但王爺又吩咐不能真的傷了他,最后屬下沒轍,便將其送到了長安府去了。”
聽聞自家兄長辱罵了逍王,薛云只感覺自己心臟猛地一跳,完了廢了。
“王……王爺……那個……其其實。”
“哎!”
薛云想要為自家兄長尋一個開罪的理由,但張了幾次嘴,最終沒能說出來。
滿臉都是愁容之色。
這可咋整啊?
顧幸目光隨意看了一眼愁容滿面的薛云,面色不動聲色,內心卻是輕笑一聲。
開口道:“放肆,竟敢背后辱罵本王,去將薛哲提來。”
“是王爺,”孫侯行禮轉身離去。
“王爺,家兄無禮,辱罵王爺,此乃是死罪,但學生懇請王爺念在家兄年幼,饒家兄一命。”
薛云下跪面色焦急開口。
顧幸不咸不淡的詢問道:“年幼?”
“有多年幼?”
“國子監招收學子,有著嚴明規定,年滿十八方可入學。”
“你兄弟二人的卷宗本王多日前看過,建武四年,你兄弟二人年滿十五,參見青州五河郡童試,二人皆是榜上有名,成了秀才。”
大周科舉三年一次,十五歲以上男子,才可以報名參加。
第一步便是童生考試,又稱童試,高中便是秀才,便可參加接下來的鄉試,因為這一次考試,多在秋天舉行,故而又稱秋闈。
秋闈三年一度,由各州州府舉行,各地學子需要趕赴州城參加考試,一旦高中便是舉人,到了這步,便初步有了做官的資格。
但想要真正做官,還需繼續參加會試,同樣三年一次,因為此次考試皆在春節,又稱春闈。
春闈由禮部主持,地點長安,若是高中,榜上有名,便為貢生。
到了這一步,十年寒窗苦讀便算是熬到頭了,會被吏部記錄,正式成為候補官員,若是哪里有空缺,吏部會第一時間進行安排。
不過最后還有一次殿試,當然殿試對于已經高中貢生的貢生老爺們來說,已經影響不大了。
所謂的殿試,完全可以將其單純地理解為,就是當今皇帝召見一下全國最優秀的一批學子。
同時心血來潮,出幾道題出來,給一眾貢生老爺做一做,最后皇帝現場閱卷,排出一個前后順序。
弄個三甲出來。
一甲三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和三甲便多了,根據情況而定,人數并不固定,分別為進士,和同進士。
這種排名對于普通百姓而言差別并不大,都是老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