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商賈嗤之以鼻,認為他們在不勞而獲,但你可知若無他們,現在的你,連這身衣物都穿不上。”
“再說王侯百官,今年被你罵者不在少數了吧。”
“近日甚至連本王都被你罵了不知多少了,尤其是近幾日你被關押在長安牢獄中時,想必更是沒少罵本王吧。”
薛哲表情變得極度的不自然。
顧幸瞟了一眼薛哲繼續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句話是圣人言不假,也是天下讀書人立志的目標。”
“但薛哲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這所謂的圣人言,不單單是你讀過,國子監學子讀過。”
“其實本王以及那朝堂百官,御座之上的天子,同樣讀過。”
顧幸猛地提高音調:“既是如此薛哲你告訴本王,你哪來的自信,認為朝堂百官決策不如你個人所想?”
“你還為天下百姓發聲?”
“你告訴本王,你一區區學子如何發聲,就靠你兩張紅唇不成?”
“你發出的聲音,誰能聽見?誰又能聽?”
“你當你是誰啊,權傾朝野的權臣嗎?”
“大庭廣眾之下放個又臭又響的屁,百官都得拍著馬屁說道,此屁驚為天人定不是凡屁?”
“你來發聲?”
顧幸滿臉譏諷之色。
“依王爺之言,遇到不公之事,不說不聽不做,遇到欺壓百姓的惡人,不管任由善人被欺,任由惡人繼續囂張跋扈,裝作看不見,聽不見,便是盛世太平,便是天下和睦不成?”
薛哲直面顧幸大聲質問。
“遇到不公之事,自是要大聲說不,遇到欺壓百姓者更是要嚴加懲處。”
顧幸同樣直視薛哲回答這個問題。
隨即便反問道:“但遇不公之事,你也何身份說不?”
“遇到欺壓百姓者,你又以何身份懲處他人?”
“用你秀才的身份?”
“還是用你國子監學子的身份?”
薛哲沉默片刻,回答道:“只要學生聲音足夠大聲,讓更多的百姓聽見,總有為官正直者能聽到學生所發出聲音,為天下百姓辦事。”
顧幸聞言冷笑一聲。
“王爺為何發笑?”薛哲不解
顧幸沒有作出解釋,而是問道:“三年知清府十萬雪花銀,此話你可聽過?”
薛哲咬著牙道:“一群拋棄初心,讀書人中的斯文敗類罷了。”
“看來是聽說過,”顧幸一笑:“你可曾想過,若是你所謂的發聲之事,背后便是這些斯文敗類,你會是何下場?”
薛哲面色一白,這事以往薛哲從未想過。
皆是遇到不公之事,便立即義憤填膺地站出來大聲訴說,一副恨不得立即讓天下知曉一般。
顧幸見狀面色淡然道:“洪定九年梧州象山郡石吳縣匪患連殺三任縣令一案,你可聽說過?”
“學府夫子有講過,”薛哲如實回答:“洪定九年梧州象山郡石吳縣縣丞為獲取錢文,聯合當地富商,把控石吳縣。”
“對石吳縣百姓進行強壓,尋各種理由收取各種費用,大貪巨貪,導致石吳縣百姓水深火熱苦不堪言,各種冤案錯案比比皆是。”
“當時石吳縣縣令不愿與其同流合污,欲要肅清石吳縣風氣,被石吳縣縣丞提前發現,聯合當地富商殘忍殺死。”
“后更是喪盡天良,連殺朝堂接連派去的兩任縣令,上報梧州州府,縣令皆是外出城池被山匪所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