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二叔何罪之有?”顧幸揣著明白裝糊涂。
倪翰林跪在地上說道:“庫府之糧,乃天下穩定根本,救命之糧。”
“無皇令,非輪轉之時,不可輕動。”
“臣卻在無皇令的情況下,私自帶人強開庫府,讓百姓取糧。”
“其中雖有緣由,但無皇令也是事實,此乃死罪,請王爺降罪。”
“哎,”顧幸嘆息一聲:“倪二叔你糊涂啊,你既知道州庫糧無皇令不能輕動,動便是死罪,你為何還要動?”
倪翰林沒有起身,面色悲痛出聲:“臣知曉糧庫之重,但當時臣若是不出此下策,泉州百姓就完了啊。”
顧幸沒有說話,目光平靜。
倪翰林繼續道:“泉州原本就匪患嚴重,時不時的就會下山掠奪,搶錢搶糧,導致泉州百姓生活不易。”
“家中余糧只夠勉強過活,過到來年秋收之時。”
匪患下山搶糧,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將百姓家中的糧食全部搜刮干凈的。
都會留下一部分,多的沒有,但省吃儉用,活下去是沒有問題的。
不然土匪都有自己的地盤,若是每次都是搜刮干凈,一粒糧食都不留下,導致自己地盤內的百姓全餓死了,或者跑了。
豈不是殺雞取卵,自斷財路。
倪翰林繼續道:“現如今又遭逢天災,百姓家中本就沒有什么余糧。”
“如今天災一出,泉州知府古玉堂又不肯第一時間放糧賑災,這讓百姓怎么活,難不成就因一則朝廷規矩,臣就要讓泉州數百萬百姓活活餓死嗎?”
“臣實在辦不到對于百姓的死亡無動于衷,這才無奈出此下策。”
顧幸一手敲擊桌面:“據本王所知,庫糧雖無皇令不能輕動,但一州知府,身為一州主政官員。”
“在緊急情況下,是有權調用一部分庫中糧草應急的。”
“只需事后上奏朝廷,寫明原因,在補起庫中存糧便是。”
“既是如此?古玉堂為何不愿開倉放糧賑災?”
“因為庫糧本就是空的,”倪翰林冷聲道:“庫中無糧,他古玉堂怎敢開倉。”
“糧庫是空的?”
寥寥幾幾字,聽到顧幸耳中,不亞于是一道驚雷炸響。
幾乎是瞬間驚呼出聲。
“對,空的。”
倪翰林肯定道。
顧幸面色一陣變幻,忽然起身猛地一巴掌拍在了桌面上。
“碰!”
“倪翰林你當本王是三歲小孩嗎?”
“糧庫是空的?”
“據古玉堂上奏折子,以及本王各方調查,你帶人沖入糧庫當日,就至少從糧庫之中搬運出糧草數萬石以上。”
“后續你更是直接派兵接手糧庫,一直依托庫中糧食,開設粥鋪這才讓泉州百姓勉強度日活下去。”
“若如你說,庫中無糧,乃是一座空庫,你是如何賑災的?”
“粥鋪所用之糧,又來此何地?”
“難不成是你倪大刺史憑空變出來的不成?”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