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幸收回目光策馬朝前走去。
顧幸胯下戰馬一動,一旁的禁軍右衛副將洪飛躍,立即低聲對一旁的下屬道。
“快,迅速帶人布控現場,任何人不準靠近王爺百步以內,若是有人敢搶沖過來,直接帶走交給影衛司處理。”
“明白,”一旁下屬點頭應答,招手帶著一隊禁軍迅速朝前沖去。
對圍在昭獄前的百姓大聲訓斥道:“閃開通通閃開。”
圍在大牢前的上百百姓,見到氣勢洶洶而來的一眾禁軍,可不敢對看守大牢的士卒那般強硬,這群人殺氣騰騰的可不像善茬啊,急忙退到了一邊。
“你們是何人,為何圍在此處?”顧幸策馬上前對百姓問道。
“你是何人?”人群中有數名身穿儒衫之人。
幾人年紀并不相同,有老有少,老的估摸都快三四十歲了。
年輕的則不會超過二十,臉龐都還略顯青澀。
但有一點相同,幾人身上的儒衫皆已洗得發白,甚至有兩人在不顯眼的地方,還用同色系的布料縫制了兩塊補丁。
“大膽,此乃當今逍王殿下,此次泉州賑災主官,爾等還不速速行禮,”廖詢刺耳的聲音響起。
“王爺?”
普通百姓對于王爺的觀念可能并不強,很多人聽到廖詢自爆顧幸的身份,多數都在愣神。
倒是身穿儒衫的幾人面色狂變,急忙朝顧幸行了一個書生禮。
“你們都是秀才?”顧幸面色輕笑。
大周雖并未出現重文輕武的情況,但對于讀書人還是給足了面子的。
只要參加童試榜上有名,獲得了生員也就是秀才這一稱呼之后,見官便不再用自稱草民,可稱呼自己為學生。
當然這里的自稱學生和國子監的自稱學生可是有著天壤之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前者只是大家一種自娛自樂的稱呼罷了,普通百姓聽聞可能會給予一定的尊敬,但對于真正的權貴而言,除非是中了舉人,才會給予一定的尊敬。
否則你就是一窮酸秀才,無人會高看你一眼。
而后者則是切切實實的天子門生,日后就算當不了官,不管走到哪里依舊都是一種身份的象征,無數人想要拉攏你。
“說來慚愧,學生苦讀詩書十幾載,終于在建武七年僥幸中了個秀才,”一人滿臉羞愧開口。
“學生建武二年中的秀才。”
“學生康定十四年中的秀才,”中年老秀才更是滿臉的愧疚之色。
眾人急忙介紹了自己中秀才的年月。
顧幸面色平靜:“天下童生何其多,能中秀才者不足一成,你等能成為其中之一,足以說明你等能力過人,何須在此妄自菲薄,理應繼續好生苦讀,待來日考取功名報效朝廷。”
眾人面色微怔,沒想到眼前的逍王這般平易近人,自己等人只是說了一句自嘲的話,就這般認真地鼓勵自己。
“學生謹記王爺教誨,”眾人神色愣了片刻,趕忙行禮道:“學生定會加倍苦讀,爭取早日考取功名,不負王爺今日這般教誨。”
“加油,本王看好你們,”顧幸隨口說道:“本王等著你等考取功名為朝廷效力的那一天。”
顧幸隨口一句,幾人內心卻是無比激動,面色潮紅道:“王爺今日之期,學生此生莫不敢忘。”
顧幸隨和地點了點頭,這才回歸主題,輕聲問道:“你們今日不在家中苦讀,全部匯聚在此作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