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成農忙的時候,八九點鐘可能才從地里回來吃完飯呢。
張安靠著枕頭躺在床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睡著了。
再醒來已經天亮了,轉身起床的張安也沒有了困意,就沒有賴床。
自從沒有了手機等電子產品,晚上也沒有再熬到一兩點鐘。
張安的睡眠質量就變得很好,都是自然入睡,自然醒的狀態。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心情也變好很多。
張安起來之后,發現自家父母都已經起來了。
母親王芳在灶房里忙活著煮早餐,父親不知道什么時候出去的,也割了一大筐豬草回來了。
張安家里養了兩頭小豬,都是三四月的時候買的小豬仔。
喂了好幾個月,也才一百來斤大小。
這也不奇怪,現在基本上養豬都是打豬草回來,混著玉米面煮的豬食喂的,還沒開始買飼料來喂,所以生長速度慢屬于正常情況。
一般年初養的豬仔都要一年才能養到兩百來斤左右,還得人養的好。
但是這樣養的豬出的肉好吃,不像后世飼料泛濫,豬肉價錢貴不說,肉還難吃。
早飯還是煮的的面條,看起來有些灰色的堿水面條是大多數人家必備的食物。
來到大河邊上,早晨的陽光灑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的顯得煞是好看。
不知道誰家養的大白鵝在水面上游來游去,時不時將頭伸入水中捕食著水中的小魚蝦。
走了二十來分鐘,到了昨晚下網地方。
將掩蓋的水草拉開放到一旁,提出
湊近一看,喲,有貨。
只見兩條一斤多大小的草魚關在網里,張安動了籠子以后,惹得兩條草拍打著尾巴。、
還有一些指頭大小的余苗,常見的草魚鯉魚鯽魚都有,但是最讓張安高興的是里面有兩條小鱔苗跟幾條拇指大的細鱗魚。
鱔苗可以理解,這細鱗魚怎么跑到大河里。
在烏蒙大山之中,細鱗魚并不是什么稀罕的魚類,但是都是在大山里的溪流里。
可能是之前雨季的時候,被水流給沖下來了吧。
這可比抓到的兩條草魚重要多了,張安直接將網里的小魚都扔進空間里。
但是細鱗魚得單獨放一邊,這東西跟蛇魚一樣吃肉的,給它們放一個池子里。
按照空間里成長的速度,沒幾天它就給其他小魚苗吃完了。
所以還是裝在網里放進水池,等待會拿了鋤頭給它們整個新家。
接著又拉出
結果拉上岸邊的時候,張安人都傻了,里面什么魚都沒有,只有一條帶紋身的大鱔魚。
正對著張安伸著信子,張安估摸著有個好幾斤了。
張安這下麻爪了,這東西跟菜蛇一樣沒啥毒性,放了嘛覺得可惜,不放帶回家又要被老媽說了。
王芳很怕蛇,更別說吃蛇肉了。
所以這玩意肯定是帶不回去了。
算了,上天有好生之德,放你一條生路,下次小心點,被別人抓住了,就真進消化道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