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想著把地挖了啊,這太陽這么大。”
王芳回來見到張安把菜地給翻好了說道。
“這有什么,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你跟我爸頂著太陽都還去地里干活,讀了幾年書我也還是個農村人,再說了我也沒考上。”
打了盆水給老爸媽洗了洗說道:“媽,我去河里沖個涼哈,身上全是汗。”
說完提著件短袖就出門了。
“在河坎上就行了,不要往深的地方跑,聽到沒有。”老媽的叮囑聲從耳朵邊傳來。
“好,我知道了,我就是隨便洗一下。”
炎熱的天氣,河水雖然被太陽曬了一天,但是因為流動的原因,也就是常溫的程度。
把身上的短袖一脫,穿著大褲衩子一個猛扎就鉆進了大河里。
其實長箐的娃娃們自小在水邊長大,每一個人水性都還可以,但是不知道啥原因,每年這條大河都要淹死個人,給村里大家都造成了陰影。
尤其是在山里,大家還迷信著鬼神。
以前的張安不太信,但現在的張安開始信了,畢竟自己都穿越了,而且腦海里還有個大寶貝,這東西不信那它咋來的。
不管怎么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吧。
上輩子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科學的盡頭就是玄學,有些東西用科學是完全沒辦法解釋清楚的。
泡在水里的張安,一下子渾身舒服了下來。
感覺差不多了以后,張安不想穿著濕漉漉的褲衩子回家,便找了塊大石頭后把褲衩子換了下來,只穿著外面的七分褲,掛著空擋回家了。
晚飯張安主動幫忙母親做的,今天老爸老媽從山上挖了些折耳根回來。
這可是張安最喜歡的東西,不管是爆炒還是涼拌還是當配料都當地人們經常吃的一種野菜。
雖然現在的折耳根不如三四月的時候水嫩,但是張安挑挑揀揀把老的給掐掉以后,就剩下脆嫩的部分了。
“媽,晚上要不弄點臘肉炒著吃吧,我好久沒吃臘肉了。”張安最喜歡的便是折耳根炒臘肉。
“就你嘴饞,等我去割一塊下來洗吧。”雖然嘴里說著張安饞,但是兒子想吃肉,王芳也沒有說什么,自家就一個孩子,整天辛辛苦苦不就為了他嘛。
很快,王芳從柜子里割了一小塊臘肉出來,大概有一斤出頭的樣子,
這些肉都是自家養的豬殺的肉,比后世養豬場的飼料豬好吃多了。
君不見后世多少人說那時候的豬肉都沒什么味道了,一點都不香。
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一個是豬種問題,一個是飼料的問題。
本來喂了飼料的豬肉含水量就比較多了,很多肉販子進貨了以后還給豬肉注水再拿出來賣給別人,這樣的肉怎么會好吃呢。
一小刀臘肉先放在火上把皮給燒了,然后倒上熱水開始刮洗干凈。
一番功夫下來,原來被柴火熏得黑乎乎的臘肉被洗的金黃。
洗好的臘肉放到鍋里煮過一道再拿出來切片,剛切的時候就能聞到四處飄散的香味。
趁著王芳切肉的時候,張安伸手捉了兩塊放進嘴里,惹得王芳一陣笑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