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村里都會有幾家人殺年豬,張安家以前也殺過,但那是張安爺爺奶奶還在的時候,張建國兄弟幾個還未分家。
基本上每一年都是等到村長家里殺完了,其他人家才好動手。
村長家里每次殺豬,基本上會喊很多人去幫忙,放在普通人家里,吃都得吃多少肉啊。
但是這也是為了團結村里的人,每次吃完飯都會拉著村里的人開個總結會,討論一下明年整個村子該怎么發展,就算是種地,也得考慮要怎么種才能有好收成。
長箐村現在已經很好了,田壩里修了那么多水渠,省下了大家很多時間,不然現在還得到大河里去拔水進田。
如今紅巖鎮到水縣的公路已經修好并且通車,雖然沒有從村口通過,但是也沒有多遠,也還算可以。
看看隔壁茅草坪,龍潭村那幾個寨子,以前比長箐還要荒,路更加難走,但是今年這公路直接從村口通過了,以后班車開了那幾個村的人坐車就更方便了。
村子老叔可是心里憋著一口氣啊,他心里其實很想把這一段路給修了,這樣長箐進出都要方便不少。
可是修路得有錢,不僅要錢找挖機過來挖,路上鋪的水泥沙子都需要錢。
可是現在村里沒什么錢,沒錢就啥也做不了。
對此,張安也只是當個聽眾,自己也想出主意,也想為村里貢獻一份力量,但現在還沒到時候,自己年紀輕輕,人微言輕。
俗話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眾人商量來商量去,都沒有得出什么好的建議,只能等以后再說。
回到家以后,張安便跟老爸商量著,他挺饞村頭那片地的,也就是當時的知青宿舍。
那一片地張建國知道,那里是當時開荒開出來的山地,但是因為是砂石地,所以種啥都效果不好。
所以知青返程后,一直荒著到現在。
但是在張建國眼里,那片地只是面積大,但是沙地是種不出好的糧食的,種上土豆都要比其他地方收成少一些。
也沒答應,也沒拒絕,只是說考慮考慮,現在家里沒那么多錢。
要是買下那幾間破房子跟那塊沙地,怎么都要上兩三千塊錢,蓋個三間的瓦房也只要一千多塊錢啊現在。
張安把村里燒水用的大鐵鍋給搬來了,架在上面。
昨晚張安就給李宏斌家里打了電話,說今天要殺豬,讓他們早點過來。
張安家里殺豬并沒有請多少人,只請了自家的親戚、還有關系好的人家,再就是有聲望的村老。并不像村長家里,請人吃飯都請了半個寨子。
當然了,村長家肯定是要請的,人家昨天才來請你吃飯了,今天肯定要還回去的。
九點來鐘的時候,李宏斌一家就到了。
沒用張安去村口接人,他們自己現在認識路了,自己會過來。
“干爹,我來了。”李耀一進門就跑到張安旁邊抱著張安的腿。
張安雙手抱起李耀,“冷不冷,臉都凍紅了。”
“不冷不冷,我還出汗嘞。”
張安要忙,所以周蘭就把李耀抱走了,但是沒一會,他發現張鐵以后,就跟張鐵扎堆去了。
等院子里的大鐵鍋把水燒開以后,殺豬匠也來了。
按照程序,還是先在院子里祭了灶神。
最后才開始到豬圈里逮豬,張安家的豬個頭比較大,得去多一點人。
三百來斤的個頭,比別人家的都多出了半頭。
“建國他們家這豬養的可以啊,看起來太安逸咯,這都得三百斤了啊。”
“今年他們老張家是有財運的,那匹馬買來的時候還不是皮包骨頭,現在都那么健壯了。”
。。。。
眾人眼里的羨慕是看得見的,農村人大家比的就是誰家莊稼收成好,養的牲口棒,再就是孩子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