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等到時候老人們不在了,自家的祖墳都不知道,讓人笑掉大牙。
這種事不是沒有過,在后世很多村里的小年輕一直在外面打工。
等回鄉掛紙的時候卻跑錯了墳,掛到人家祖墳上去了。
最后兩家人還因為爭祖墳打起來了。
除了張安爺爺奶奶的墳塋,張安家的其他祖墳都是散落在各地的。
所以要一個地方跑完跑另一個地方。
都是在山里,一圈跑下來,時間也到了下午了。
在回家的路上,大家還摘了不少的嫩蕨菜,可以拿回家做一道菜了。
等到張安一行上山的人都回來的時候,家里的食材都準備好了。
大家摘回來的嫩蕨也馬上給切了出來,由建忠大叔掌廚。
最后從每家拿來的大鍋裝著大叔炒好的菜,把幾個甑子蒸好的米飯都裝好,綁上繩子每人挑一些。
因為這頓飯不在家里吃,要到墳山上去吃。
今年是在張安太爺爺的墳塋那邊過,所以大人們挑著做好的飯菜。
小孩們幫忙背碗筷,剩下的人要拿香紙供品。
把所有的老人都供奉了一遍,放了土炮以后,最后到了張安太爺爺那里。
今天的天氣很給面子,雖然還是陰沉沉的,但是沒有下雨,所以大家可以在山上集體野炊一次。
這是當地的習俗,一來是表達了對先人的思念和敬意,二來也是有闔家踏青的意思。
但是如果下雨了,那就沒法去了,只能去幾個人上山祭拜完以后,回到家里吃飯。
早上的時候,張安一行人就已經把這里的草壩子給砍出來了,現在這里有一塊平地,很方便大家野餐。
老人跟男人們圍起來一桌,而家里的婦女們帶著小孩湊成了一桌。
大家吃的不亦樂乎,完全就沖淡了清明這個節日的那股陰郁的氣氛。
這可能就是當時這股習俗興起的主要意義,懷念而不悲哀,讓逝去的人與再生的人一起見證家族的興衰。
等到大家把飯吃好的時候,天也不早了。
大家幫忙收拾好鍋碗瓢盆,然后挨個給祖先磕頭以后,熄滅山火,檢查沒有火引子以后,才一家老小下山回家。
因為清明祭祖而引發山火的意外太多了,所以后來這幾年開始,各地都在抓山林防火這一塊。
正所謂放火燒山,牢底坐穿。
回到家里,大家早上聚在一起,晚上又要散開來。
各家女主人們會去把鍋碗瓢盆洗干凈,然后一起把自家的東西分出來。
而早上大家湊出來的份子錢,在買完了東西以后,晚上要跟每家都算一下賬。
少了的部分,大家湊一湊,多出來的是要分下去的。
結果今天還剩下二十幾塊錢,每家分下來只有一塊多錢。
所以張安提議要么別分了,放在四爺爺這里,明年的時候再湊到里面一起買東西。
反正分下來每家都沒有多少。
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完了以后大家就各回各家了。
張安家這樣都在村子里的還比較方便。
村里有很多人家,有一些支脈已經遷出去到其他村子了,但是每年他們都會拖家帶口的過來。
這大概是一年到頭里,大家最重視的日子了吧。
后世即使把清明節加入了法定假日,但是組織祭祖的人反而少了。
清明這幾天一過,滿山的油菜都開始進入全面開放了。
而山上的櫻桃樹們已經有不少已經進入了謝期,結出了小櫻桃,前幾天還一片雪白的大山,現在已經沒有多少櫻盛開了。
再等上一個多月的時間,櫻桃就會上市。
今年有車了,到時候空間里的櫻桃就很好處理了。
張安一直覺得那么多東西在空間里,有些浪費了。
還是得找個時間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這么好的東西。
日常求收藏求推薦求追讀求票票,也非常感謝大家的推薦票跟月票,謝謝大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