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決定
鋼叉跟砍柴刀是不能不帶的,要在山里過夜,塑料篷布也要帶上一張,謹防下雨。
還需要準備驅蟲的藥粉,山里的蛇蟲鼠蟻都特別多,有不少比較毒的家伙,然后其他的林林總總的加起來還有一堆東西。
晚上的張安早早的就睡下,
王芳天剛亮就起來拾弄起煤火,在張安起來洗漱好的時候,她就已經準備下鍋弄吃的。
而張建國也拿著張安準備帶走的鋼叉跟柴刀,在院子里用磨刀石開始磨了起來。
這柄鋼叉是張安上次用來捅野豬的,鋼叉把子是青杠樹做的,特別結實耐用。
張安對這把叉子越用越滿意,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已然化身成了樹人先生筆下的執叉少年閏土。
只是附近沒有猹,終究是少了些意思。
給張安拾弄好一大碗熱騰騰的豬肉油潑臊子面條以后,王芳把昨天炸剩下的酥肉過一道油。
等到張安吃完早飯,下鍋的酥肉已經冷卻下來,油也過濾干凈了,便給張安裝在平時用來裝餅子的竹簍里。
雖然在山里能找到吃的,但是王芳還是心疼兒子,裝完了酥肉又拾弄起年糕來。
但其實即便是找不到吃的,張安也不擔心這個問題。
她心里想著畢竟張安就去一兩天,一個人倒是吃不了多少,帶上一些方便點,不用費工夫去拾弄吃的。
雖然很多人都說,資深的老獵人在山里是不缺吃的,但其實在山里想弄上些吃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在山里獵到獵物,再到處理拾弄好,再到弄熟可要上不少的時間。
所以一般附近的老獵人們進山,時間短的都會帶上一些吃的,省的麻煩。很少有那種進山十天半個月的人,即便是有也是三五成群的進山。
“媽,不用帶這么多東西,帶著走路都是負擔,有小虎在你還怕我餓著了。”
看著自家母親收拾這樣收拾那樣,好像張安并不是進山的,而是去旅游的一樣。
“可是山里面收拾起來不方便,帶上一些就省的收拾了。”
“這有什么麻煩的,我是吃完了,但是狗還要吃呢,反正都要一起收拾。”
在張安苦口婆心的勸了半天,王芳才把大竹筐換成了小一號的籮筐,揀了許多東西出來。
把所有的裝備都收拾好,吃完東西以后,張安就帶著小虎出發了。
但是王芳喊住了張安,讓他把家里的另外兩條狗也帶上,她知道自家的幾條狗還是蠻兇的,讓兒子帶上,在山里也要安全一些。
最后張安帶了大虎一起走,二虎就留在家里看家,家里那么多牲口家禽,不能沒有狗在。
至于為什么帶大虎,是因為張安覺得大虎這家伙生性跳脫,不如小虎跟二虎來的沉穩靠譜,所以這次帶它進山里去歷練一下,治治它的性子。
你看平時大虎那一副欠揍的表情,就好像是在對誰說,來,治治我。
張安一人帶著兩狗,從家里朝著后山出發。
農閑時節的清早,村里還是有不少人起來了。
有的人是要去地里給玉米鋤草,撒肥料,有的人是要去田壩里給家里的牲口割豬草。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有。
雖然說是農閑,但是大家也沒有閑下來。
山里晝夜溫差比較大,早上太陽出來以后,會持續升溫一段時間,所以現在近處的山上全是飄飄然隨風升起的霧氣。
而張安順著村子出來,沿著河溝往山里走,也遇到幾個村里去地里干活的村民,大家之間相互打著招呼。
也有人問到張安是要去哪里,張安只是笑笑說去地里看莊稼。
夏天是雨季,村后的河溝里河水都深了許多,清澈見底,還能看到有些山螃蟹跟溪水石斑在水里洄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