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看了時間還早,就想著去二叔家里一趟。
“媽,我去一趟二叔家里哈。”
張安出門之前跟自家母親打了個招呼,萬一有人要找他,到時候也有地方找。
之前寫包的時候,張安就聽自家二叔說了,張斌九月份開學,估計是三十一號要去學校報道。
所以張安這會兒抽個時間去問一下看看他們什么時間走,到時候自己幫忙送他過去,帶東西也方便。
縣中學是寄宿學校,得自己帶鋪蓋過去。
從長箐村到縣里挺遠的,坐車也要做很久,而且到了縣里離學校還有一段距離。
二叔一家要是拿著一堆鋪蓋被子衣服什么的,那確實是挺麻煩的。
來到二叔家里,二嬸在院子訂被子呢,這一看就是給張斌訂的,讓他帶到學校去。
“二嬸訂被窩呢。”
“張安來了,斌子這不是要開學了嘛,我就趕緊給他把被窩訂好,到時候他好帶過去。”
聽到張安來了,屋里的二叔也出來跟著說話。
“二叔二嬸,我來是問一下斌子什么時候去學校,我到時候送你們過去。”
張安看到二叔二嬸都在,便說了自己的來意。
“我們后天早上就走的,怕趕不到車,你不用麻煩,我們坐中巴車去就可以了。”
“我反正沒什么事,到時候我送你們過去也方便一些,以前我爸媽送我去學校的時候,要拿著一堆被窩鋪蓋的,太麻煩了,我送伱們去的話可以晚一些走,不用趕那么早。”
都是自家人,張安也樂意幫忙兩個叔叔家里。
要是換成外婆家那幾個兒子,張安眼睛都不帶看的。
縣里總共有兩所高中,但是只有縣中學招收本地的學生。
而另外一所學校是市里的礦務局承辦的,人家只招收礦務局系統內部的子女,不對外招生。
但是不得不說,人家那所學校教學質量要比縣中學好很多,每年的錄取率都要高上不少。
從二叔家出來,正好在路上遇到了林木匠。
“木匠叔這是去哪里來啊。”
張安笑盈盈的跟林木匠打起了招呼。
聽到張安跟自己打招呼,林木匠揚了揚手里的口袋。
“今天鎮上做面條賣的那家人,拉面條來村里兌,我去找他兌了些面條。”
現如今面條是大家家里不可缺少的方便食品,每家都會弄上一些備著。
“今年自家沒做面條啊。”
“從去年就沒做了,做多了放著出蟲,反正這他們家經常來村里兌面條,吃沒了就找他再兌一些就行了。”
長箐村里以前每家都會種點麥子,收了以后可以用來做面條跟磨面粉。
即便是部分人家沒有種麥子了,都會跟已經種了的人家買上一些,自己拉到鎮上去做面條,這樣只用付一些費用,比較劃算。
不過現在因為鎮上做面條的老頭,家里有了三輪車以后,周一到周五會拉著面條下村來吆喝,用做好的面條跟大家兌谷子麥子。
以前大家自己做面條,那是因為平時沒人拉到村里來兌,去鎮上買還不如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