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家每戶都會做一堆面條放在家里,但是這樣雖然方便了,可是面條放久了會出蟲,經常要拿出來曬太陽。
現在這老頭經常來村里,導致大家都不愿意去做面條了,連帶著種麥子的人家都少了。
紅巖鎮上的面條是堿水面,根據面條的寬度還能分為寬刀面、中刀面和細刀面。
而煮完面條的水,一般大家都不會直接倒掉,都會留下來洗碗。
面水洗碗還是洗的比較干凈的,現在沒有洗潔精這樣的東西,大家洗碗都是用的皂角粉,或者有的人家直接把碗放到豬食鍋里面洗一遍,再拿出來用清水洗。
別以為這樣看著惡心,但其實是最干凈的。
其實煮豬食的鍋是不會跟豬盆或者豬接觸的,而且高溫的時候,有油污的碗放進去能洗得干干凈凈,碗里的油水也能用來喂豬,一點不浪費。
只要后面用清水多洗兩道,保準比洗潔精洗的還干凈。
而且還是因為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沒提上去,所以飯后的碗里不會有太多的油水,不像后世,吃完了飯以后,碗上都是油。
“對了木匠叔,你會做蜂桶嗎?”
張安想起空間里的土蜂子,才記起來自己之前就要找林木匠做幾個蜂桶來著。
“風桶?啥子風桶?”
“就是用來裝土蜂子的蜂箱。”
說蜂桶林木匠不太熟,但是一說蜂箱,他就知道了。
“你說蜂箱子啊,這個東西簡單,你要做這玩意干嘛?準備要喂蜂子嗎?”
對于林木匠來說,做個蜂箱根本就是順手的事情,不需要什么技術含量。
“我前段時間找到兩窩土蜂子,打算接到家里面養起來,所以打算找木匠叔幫忙做幾個蜂桶。”
“行,你要幾個,下午沒事情,我回去就給你做了。”
“做四五個吧,以后不夠再做,多少錢一個啊木匠叔。”
“收啥錢啊,你上次讓我做門窗還剩下一些邊角料,我回去給你順手做幾個好了。”
林木匠沒打算跟張安收錢,上次張安找他做了一千多塊錢的門窗,他能掙大幾百塊錢呢。
而且還介紹李宏斌一家找他做門窗,這下又能賺不少。
他覺得張安有生意就照顧他,他在這種時候是要回報一下的,做人嘛,要知恩圖報。
張安原本還是想給錢的,但是林木匠說幾個蜂箱不了多少工夫,一會會就做好了,收這個錢就是看不起他。
林木匠還說了張安要是給錢就不幫忙做了。
張安也沒有客氣,反正以后有需要做木工的活,多找找人家就行。
“那我就不跟木匠叔客氣了,等蜂子養出來,產蜜了我給木匠叔送點過去嘗嘗。”
“這個可以,這蜂可是好東西,對了你之前讓我給你做的木牌子做好了。”
張安說不給錢,到時候給他蜂,林木匠就比較高興了。
一個是因為人家把你當自己,不跟你客氣。
另一個是因為現在的土蜂對大家來說是個好東西,甜絲絲的老人小孩都喜歡,就是賣的貴。
“那行,我下午點或者明天去拿,木匠叔在家吧。”
“在的,你什么時候有時間再來拿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