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還以為自己兩個叔叔家都做了呢,畢竟掰完苞谷,誰家都會剩下一些比較嫩的。
難怪自家老媽要做那么多,這分了也不是很多。
終于,了兩三個小時的時間,終于是把這一對苞谷給打成漿子了。
現在沒有機器,都是拿著菜刀打,太費勁了。
最后王芳拿出一塊大紗布出來過濾,過濾完的苞谷渣子還用清水沖了一遍,不浪費一點淀粉。
后面就沒有張安什么事情了,他可以起來晃一晃,一坐幾個小時還真是有點吃不消。
“今天挖洋芋噻,舅爺。”
剛出門,準備在村里逛逛的張安。
看到前院的王二舅爺挑著兩筐剛挖出來的洋芋回來。
“趁這幾天沒什么事情,就先把它挖了,你們家挖了沒。”
王二舅爺五十多歲的樣子,已經是個老扁擔了。
這兩大籮筐洋芋估計有個一百來斤,但是看他挑起來的樣子,還是輕輕松松的。
“我們家還沒去挖呢,這幾天就要挖了,今年的洋芋長的好大哦。”
張安看著王二舅爺籮筐里的洋芋,個頭都很大。
“這兩年年稱好,地頭栽什么都好,這玩意兒就是有一年看一年了,小安,你們家還沒挖,你待會兒來拿點會吃啊。”
“不用不用,二舅爺,我們家還有嘞,馬上我家也要挖了。”
最后張安跟老爺子多說了幾句,也沒有跟人家一直閑聊。
畢竟別人身上挑著擔子,也很費力的。
在村里逛了一圈,張安看到很多從山上回來的人都是去挖洋芋的。
這段時間可以看的出來,大家臉上都是豐收的喜悅。
前不久剛收完苞谷谷子,這段時間的紅薯洋芋。
從他們臉色可以看出來,今年又是個豐收年。
這兩年山里種的洋芋已經有人來收了,大概三毛多錢一斤,個頭大的能賣更高一些。
這比過去那些年好,以前沒人來收,自家種多少,吃不完的都是用來喂豬。
現在能賣出去,多少也算是家里的經濟來源。
“爸,我看村里家家都在挖洋芋誒,我們家要不也挖了算了。”
張安回來以后,跟自家爸媽說起挖洋芋的事情。
“那行嘛,明天去了算了,還有家里的紅薯。”
張安家今年也栽了小半畝的洋芋和紅薯,估計也可以挖出來不少。
張安家的洋芋跟紅薯種的稍微有些遠,主要還是因為土質問題。
洋芋跟紅薯種在沙子地里長的會比較好,而近處的山地都不是沙壤。
到了地里,張建國先把洋芋藤子跟紅薯藤子給割了。
要是往年,這些是要拿回去喂牲口的,現在家里可不需要這玩意了。
所以就割了以后就放在旁邊,等待會兒把洋芋挖完,挖點泥巴蓋上。
等它們腐爛了,可以肥地。
張安提著鋤頭開始挖洋芋,說是挖,其實更像刨。
這東西挖的時候講究力道,要是不注意的話,一鋤頭直接挖到洋芋里就不行了。
“今年這洋芋不小嘞,一個個跟大碗一樣。”
王芳看到自家地里挖出來的洋芋,一個個跟大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