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每次剁土豆的時候,都會把土豆洗干凈了再剁。
然后用清水浸泡過以后,再把土豆塊撈出來煮豬食喂豬。
然后等到盆里的水沉淀了以后,把水倒了。
剩下的盆底那一層白色的粉末,就是土豆淀粉。
不管是誰都不想浪費掉,把它曬干了以后。
不僅在做一些菜的時候可以用,而且也可以做成洋芋粉糊糊給自家孩子吃。
雖然土豆粉這東西,跟肉這樣的東西并不能相提并論。
但卻也是農村孩子最喜歡吃的東西之一。
他們可能不知道土豆淀粉是什么,但是一說洋芋粉糊糊,一個個都能饞得流口水。
這就要說淀粉的特性了,調制好的洋芋粉糊糊不加白是不甜的。
但是入口以后,遇到口水里的淀粉酶,會分解產生葡萄和麥芽。
那時候沒什么甜食吃,有點甜味的東西就能讓孩子們就很喜歡。
這也是為啥大家在掰完苞谷以后,會砍新鮮的苞谷桿子吃的原因。
因為這些都是他們唾手可得的甜品。
就拿張安來說,張安剛出生的時候,王芳的身體并不好。
所以張安吃母乳的時間并不長,基本上幾個月就斷奶了。
一直都是喝米糊糊和土豆粉長大的。
那時候張安家的條件并不好,也吃過奶粉,但是吃的不多。
但是這張安這娃挑剔的很,每次吃的時候,要是里面沒放白或者不怎么甜,他就要哭鬧。
所以每次王芳在沖土豆粉糊糊的時候都會放一些白。
這大概就是張安之前牙不好的原因,吃吃多了。
不過現在張安的牙沒什么問題了。
即便是這樣,張安也沒有吃膩。
所以今天的張安,打算給剁一些土豆和一些紅薯,打點粉出來。
他已經很久很久沒吃到洋芋粉糊糊了,現在想起來還有些想念。
從地窖里搬出一口袋土豆和紅薯出來,今天的工作就是把它們都剁碎了。
因為現在村里還沒有專門粉碎土豆紅薯的粉碎機,想要打粉只能靠自己慢慢剁。
隨后找來家里剁辣椒的大盆跟茬刀,因為以前王芳就是用這個做的。
張安先把家里的大木盆洗干凈,然后才開始準備洗土豆跟紅薯。
自己一個人洗這么多土豆,屬實是有些慢了。
隨后張安看著大路上,張鐵帶著一大幫子娃娃跑來跑去的,想來他們幾個應該是挺閑的。
所以張安就把主意打到他們身上去了。
“張鐵,你們過來,我有事情找你。”
張鐵聽到張安喊他,帶著自家的小伙伴就跑過來了。
“啥子事啊小安哥?”
“伱們沒事吧,沒事就過來幫我洗洋芋。”
對于張安找他們做事情,他們一個個都非常愿意。
因為從以往的經驗得出,每次張安找他們干活做事,都會給些辛苦費的。
這可是在家里得不到的待遇,畢竟在家里干活都是白干,做不好還要挨打挨罵的。
張安給的錢不多,每次就是一毛錢。
這一毛錢聽起來少,但卻是最合適的。
因為張安要是多了,容易把他們慣出壞毛病。
有錢就變壞,這可不單單是男人,所有人都適用。
這個年紀的小孩也不例外。
現在一毛錢能買到很多東西,足夠他們買自己想買的零食了。
而且這也可以提前教會他們一個道理。
就是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要付出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