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去山上看點側柏條,根本就不了多少工夫。
兩個人上山去,實在是有些浪費人力。
時間很快,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到了年三十這天。
張安起來的時候,二叔三叔一家人已經過來了。
因為前幾天,張安父子倆提前去二叔三叔家說了。
今年讓兩家人都去張安家那邊一起過年,這樣熱鬧一些。
所以今天一大早,二嬸跟三嬸就提早過來跟王芳一起在廚房忙活。
千百年不變的打年糕環節,是年三十不可缺少的活動。
經過去年張安的抗議,今年張安家年糕只打了去年的一半米。
今年張安家從老房搬到新房,很多人家離的遠了,所以過來讓幫忙打年糕的人家少了。
打完自家三家人的就可以收工下班。
相比往年,今年干活的人多了。
往年張安家三個人吃年夜飯,也要做一大桌子。
不管是殺雞宰鵝,都要父子兩動手。
今年好了,有張二叔和張三叔的加入,張安算是解放了。
“安子哥,田里挖茨菇去不去。”
張安剛想自己今年樂得偷閑,沒想到黃明上門來找他去秧田里挖茨菇。
不過張安左右沒什么事情,提著鋤頭籃子就跟著黃明走了。
張安家里早就沒種茨菇了,但是黃明家秧田里栽了不少。
雖然之前挖了一些去賣,但是田里還一些。
張安他們這里,茨菇多是用油炸著吃。
就跟油炸土豆塊一樣,但是茨菇吃起來有些微甜,還有些粉粉的感覺。
來到田里,黃明就開始提著鋤頭開挖。
“看你這架勢,前幾天沒少挖啊,這動作一板一眼的。”
張安看著黃明還有點樣子,要知道以前這人是不碰農活的。
“那可不是,前幾天挖茨菇的時候,我出的力最多。”
張安也沒有站在田埂上面看著黃明挖,找了塊有茨菇的地方,也開始動起來。
“唷,你們家田里還有菩薺啊。”
張安挖了兩鋤頭,不僅從田里挖了幾個茨菇,還挖出三四個黑不溜秋的菩薺來。
“沒有啊,我們家連種都沒撒呢。”
黃明跑過來看著張安手上的菩薺,然后跟張安說道:“估計之前種的時候,混在茨菇里面的。”
張安想來也不會是特意種的,不然不會這么幾個。
這玩意吃起來味道還可以,但是張安不太喜歡。
主要是吃它的話要給削皮,太麻煩了吃不過癮。
一個菩薺削皮要削好一會,結果一口接吃完了。
兩人挖了二十來分鐘,就挖了一籃子。
這里差不多四五斤,已經夠吃好幾頓了,而且張安手上還挖了好些菩薺。
張安本來想著帶回去給小燕子吃的。
但是轉念一想,要不在空間里種一下試試,萬一這玩意在空間里能長得很大呢。
要真是能長得很大,到時候可以弄出來種呀。
所以張安把挖出來的菩薺悄悄地放進空間里,等晚上試試。
到了村里岔路口的時候,張安喊住了黃明。
“大明,伱跟我過去一趟,抓兩條魚回去吃。”
長箐靠近大河,肯定是不會缺魚吃的。
但張安沒打算給黃明拿普通的草魚和鯉魚。
細鱗魚就算了,村里人不喜歡吃它,因為呲特別多。
這次張安打算給的是鱖魚,“西塞山前白鷺飛,桃流水鱖魚肥”的鱖魚。
這鱖魚還是之前陳志杰來釣魚的時候。
釣上來的幾小條鱖魚,他送過來送給張安的。
這些來大河釣魚的人,很多都跟張安處的比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