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把羊肉切好,腌制完成之后,穿串的工作就交給了蘇穎她們來做。
張安從下午兩點多久開始清洗的涼粉草,一直弄到現在,已經快五點鐘了。
大概弄了兩個來鐘頭,主要還是熬制的時候比較時間。
張安出來想給烤架生火的,但是自家老爹現在已經提前一步,把烤架里的火燒好了。
老爹現在正往里面放炭,等到這些炭被火種引燃。
現在還不能烤,要等到燒的旺盛一些才行。
“嫂嫂,我帶了米給你們吃呢。”
張燕這個小丫頭,蹦蹦跳跳的,拎著個袋子跑進來,后面跟著張鐵和張興。
張安在家里弄燒烤吃,肯定會叫自己的弟弟妹妹。
所以張安中午特地去家里喊了她們幾個弟弟妹妹。
幾個叔叔嬸嬸都沒來,說是讓他們年輕人熱鬧熱鬧就好,他們大人就不湊熱鬧了。
昨天剛來的時候,燕子喊蘇穎嫂嫂,蘇穎還有些害羞的不行。
但是燕子就是不喊姐姐,一直喊她嫂嫂。
等到燕子多喊了幾次之后,蘇穎就習慣了,這會兒應起來也自然。
看到小丫頭來了,拉到懷里去說話。
小丫頭手里提著的袋子,里面裝的是用大米炒的米。
摸起來還是燙的,應該是剛炒出來沒多久。
“燕子,炒米的老者來了嘛。”張安抓了一些,就放到嘴里。
“嗯嗯,中午就來了,現在還在谷場上呢,我媽剛才給我們炒了一大口袋。”
小丫頭一邊說,一邊用兩只手比劃一個大圓圈。
這都是小孩子的統一動作,每次說很大或者很多的時候。
都會張開雙手比劃一個大圓圈來形容。
紅巖鎮上有個老頭,專門拉著馬車到各村寨去炒爆米。
除開他之外,還有一個賣米和雞蛋糕的人,也是個五十來歲的老頭子。
在這么多走村串寨的商人里,他們倆是最受小娃娃喜歡的人。
因為他們來村里了,也就意味著可以纏著大人給買米、雞蛋糕和炒米來當零食。
包括張安小的時候也喜歡,在他記憶里,這兩人從他小時候,就已經開始來買東西了。
最開始是用扁擔挑著來,后來就換成了二八大杠。
“媽,咱們家要不要也去炒一些呢。”
張安也很久沒吃爆米了,剛吃了一些燕子帶來的,感覺還有些懷念。
“哎,那我去炒一些回來,這老者都好久沒有來我們村里了。”
王芳回家里裝了一小袋大米和一小袋玉米。
每樣大概一斤不到的樣子,因為家里人少,炒多了吃不完。
這個米,跟后世的爆米不一樣。
炒出來是長長的,跟手指頭一樣長短的形狀,可能還要略粗一些。
大米打出來米是白色的,而玉米打出來則是黃色的。
在里面加幾顆精,炒出來的米吃起來就非常甜。
所以很多有孩子的人家,都會炒一大口袋,這些都是娃娃們平常的零食。
這些米用密封的袋子封好,可以讓孩子們吃好久。
“哥哥,我想吃火腿腸。”
烤架上的炭火已經引燃,現在可以開始烤串了。
燕子看著張安拿著一把肉串,就跟張安說想吃烤火腿腸。
不只是她,村里其他的娃娃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