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張建國已經開始給石磅剝皮了。
如果是熬湯的話,石磅可以不剝皮的。
不過張安有些受不了它們身上那凸起的地方外皮。
雖然沒有癩疙寶那么明顯,但張安還是想要剝掉。
而且用來煮火鍋,肯定是煮里面白白嫩嫩的蛙肉最好吃。
張安也沒站著看,提著一把菜刀,跟自家老爹一塊兒干活。
這活張安不怎么做,所以張安動起手來非常手生。
不過旁邊有張建國照著樣子,他學起來也很快。
石磅、田雞這樣的東西,張建國他們小時候經常吃。
因為那時候家里窮,也沒有肉票去買肉,所以這些就相當于是肉食。
沒花多少時間,張安就跟自家老爹把殺了十只石磅。
這已經裝了小半盆,估計一頓都吃不太完。
知道張安把老屋那里的魚池改成蛙池,想把剩下的幾只養著。
所以剩下這幾個也沒有動它們,繼續裝在桶里,待會張安送它們過去。
石磅處理完了,張安就從盆里把那條最大的蛇魚拿出來處理。
張安伸手過去的時候,它還想張口沖張安咬來。
看樣子這家伙剛剛被釣起來沒多久,還非常的有活力。
其它幾條看著都有些蔫秧秧的樣子,哪里還有什么精神咬人。
本來張安還有些猶豫,到底殺大的還是小的。
但是這家伙既然這么暴躁,吃起來一定很好吃。
張安就愉快的選擇了它,其他幾條就放進了空間里養著。
這蛇魚可是個好東西,要是受傷了用它來熬湯喝,能夠加快恢速度。
張安他們這里叫蛇魚,是因為這家伙非常兇猛,而且魚頭非常像蛇,所以才這么叫的。
蛇魚也叫黑魚,大名烏鱧,也就是傳說中的孝魚。
相傳,蛇魚是一種懂得感恩的魚。
因為雌魚在生下小蛇魚后,會有短暫的視力喪失。
眼睛看不見東西,意味著雌性蛇魚會失去捕獵的能力。
而這個時候,蛇魚幼崽們便會主動地圍繞著自己的母親。
然后相繼的自己跑到雌魚的嘴中,充當雌魚的食物,維持雌魚的生命。
但其實蛇魚產后并不會雙目失明,這樣的說法也不知道怎么傳出來的。
而小魚們投入雌魚的嘴里,張安覺得這可能是它們保護幼崽的一種習性。
畢竟在動物世界里,有這樣習性的動物也不在少數。
當然了,有些馬虎的雌魚將幼魚裝進嘴里的時候。
一時沒注意,把自己的孩子給裝進肚子里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雖然有著這么好聽的名頭,但這蛇魚是實打實的壞家伙。
在水里,它們肆無忌憚的捕食著其它魚類,可謂是水中一霸。
許多養魚的人家,對它們可謂是恨之入骨。
無他,因為一個魚塘里,只要有幾條蛇魚的存在,很快就能給你禍禍完。
而且蛇魚可以長得很大,只要一直有食物來源,它們可以長到上百斤。
這樣的家伙,在水里人都敢吃,可別說是其他的魚類了。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蛇魚是孝魚,不應該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