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將排水閘里的水口全開,塘子里的水慢慢的消了下去。
但情況比張安想象中要好很多,沒有幾條魚游到外面去。
原來是這會兒塘子里的魚都在水面搶著呼吸,沒有剩下幾條在水底。
即便有,也只是一些小魚苗被水流帶著出去。
這雨持續下了一個來小時之后,就漸漸的變小。
魚塘的水面雖然還是很熱鬧,但跟剛剛比已經平靜了太多。
張安估摸著這雨量,就把打開的水閘給關上,只留下一個小口繼續往外放水。
避免時間長了,這水翻出塘口,把自家后院給淹了。
第二天一大早,張安便被自家老媽叫醒。
張安起來一看,發現老叔已經過來喊人了。
難怪今天老母親會把他喊起來,平常沒事的時候,王芳是不會叫他起床的。
“叔來了,有什么事嗎?”
洗臉的時候,張安跟老叔打了個招呼。
“昨晚的雨下的太大了,石埡口的坡上沖了一堵泥巴下來,現在把路給堵的死死的。”
老叔聞言,把自己的來意跟張安說了一嘴。
“所以我是過來找你們,待會兒大家一起過去把路給清理開,不然村里都沒法出去了。”
“行的,我換身衣服就過去。”
張安洗漱的時候,張安見過已經提著工具率先出門,而老叔也去通知其他人家。
這種是集體的事情,不在乎誰家出的人多人少。
但凡在家的人,都是有喊必到,聽到老叔喊了都會提著鐵鍬和鋤頭過去幫忙。
畢竟早一點挖開,這路早一些通行對大家來說都是好事。
石埡口那里,雖然帶個石字,但其實就是一個土包包,旁邊是一座大土坡。
在張安的印象里,每年只要下大雨,都會被水沖垮一堵泥巴下來。
對于這種事情,大家也沒有什么辦法。
那山上說來也怪,朝著路上的那一面沒什么石頭全是泥巴。
以前那山上還種了不少樹,但雨大的時候連樹根都能一起沖垮下來。
這種滑坡泥石路的現象,在山里不說天天有,但可以說是很常見。
相比其他地方,長箐這里只是路口這么一處,對大家也沒多大的影響。
往年的時候就有人建議過,從路坎上砌一堵堡坎上去。
這樣就能擋住垮下來的泥巴,也不用每次都要來挖路。
可有經驗的人一看,這法子根本就行不通。
那土坡子挺高的,要砌堡坎的話,那得砌多高的石墻。
這樣一來花費可不少,村里根本承擔不起。
而且即便是砌了石墻,那么大一堵泥石路沖下來,這堡坎真不太能頂得住。
想要把這個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那就直接把山上的土坡給挖了。
這么一來土坡上沒有泥巴了,雨再怎么大,也沒有東西給它沖刷。
但這個想法對于現在來說更是天馬行空,根本不現實。
雖然眼前這座土坡不大,不至于是愚公移山,但這樣得花多少錢進去,根本劃不來。
所以大家思來想去,還是等到它沖下來之后,慢慢的清理吧。
反正大家也就騰出一點時間,其他的也沒耽誤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