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兩年沖垮下來的泥石,跟以前相比,已經少了很多很多。
再來個幾年,估計就垮不了那么多了。
至于安全,大家現在都習慣了,雨下得那么大,都知道這里會垮塌,誰還會朝這里來。
更何況老叔還找人做了幾個警示牌子栽在路口。
以前長箐橋頭,是平緩出村的,根本沒有石埡口這個土包包。
不過后來每次下雨,都從山上垮一堵下來,時間長了,這里就堆高起來了。
張安換了身衣服,穿上一雙長筒膠水鞋。
這會兒外面雨雖然不大,但還是有些稀稀拉拉的下著。
所以張安還是穿著昨晚的那一身裝備,提著鐵鍬就出門去幫忙。
“小叔。”
“安子哥。”
張安走到路上,發現黃明和周洋兩人也是提著鋤頭糞箕過來。
“你們也來了,我以為還在睡覺呢。”
“昨晚聽到那么大的雨,就知道今天要一起來干活,哪還能繼續睡下去。”
這活計基本上每年都有,村里的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反正就當做是大家一塊兒過來玩玩,吹吹牛,干一早上就干完了。
幾人來到石埡口的堵塞處,有不少的叔伯已經提早過來,現在已經開始進行清理。
張安他們也沒有站著看,提著手里的家伙就加入了搶修大隊。
清理出來的泥巴倒是不用搬運多遠,直接往旁邊路沿
這路沿
不過這里不算是誰家的,都知道要用來堆泥巴之后,村里就不讓他們在這里種了。
指不定這一年又一年的往里填土,以后還能把這里給填平了。
到時候說不準,這里還能做一個停車場,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會兒村里來的人不少,路上全是人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一邊干活一邊吹牛,即便揮汗如雨,大家也干的熱火朝天。
也正是這種時候,張安這樣的小年輕才能感覺到過去大集體的氣氛。
現在跟往后不同,這會兒村里在家的人多。
老叔只是在村里轉一圈,每家出一到兩個人過來,這路上就有六七十號人。
要是放在往后多年,這樣的活能喊出十幾號人來就不錯了。
因為那時候村里都是些蹣跚的老人,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
雖然垮塌下來的泥堆不小,把這一段路堵得嚴嚴實實。
但大家過來就干了三個多小時,這路面就全部清理出來了
甚至有些人覺得不過癮,這剛剛熱完身,就已經把土堆給挖開了。
所以人多力量大這句話,還是沒有說錯。
“安子,晚上來我家喝酒哈。”
回家吃飯的路上,老叔就給張安打了個招呼。
“那行,晚上我再過去。”
對于老叔的邀請,張安倒是沒有拒絕。
按照老叔平日的性子,能當著這么多人開口,那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找自己。
要不然的話,也只是待會兒上門去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