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大嫂找來,是想請王芳跟她們一起去街上買東西。
因為前不久張安去訂親的時候,這些事情王芳才經過手,肯定比她們有經驗。
周洋家里一連準備了三天的時間,終于到了上門的日子。
張安一家人除了蘇穎之外,全都被請過去幫忙。
而張安,今天要跟村里的其他人一樣,幫忙挑喜籮。
因為貓貓箐跟長箐兩個村子離的不是很遠,所以根本就不用坐車過去。
早上大家在周洋家集合好之后,就開始擔著喜籮出發。
張安算是運氣好,喜籮沒有他的份。
因為被請來挑喜籮的人,一般都是成了家的人,沒有結婚的人是不用去挑的。
要是再晚上一個多月,那周洋家這一擔喜籮可少不了張安的份。
不管是作為一起長大的好友,還是作為周洋的表叔,他都逃不過。
但即便如此,張安也被周洋喊著一塊兒過去。
雖然他都見過了陳文文家里的人,但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感覺得很緊張。
所以他就想著,把張安喊過去一塊兒壯膽。
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陳文文家里的那些叔伯兄弟,一個個都是酒蒙子。
周洋之前去她家里,在他們手上吃過好幾次虧,每次都是被灌的人事不知。
今天這種日子,對方肯定不會輕易放過。
所以這次一次周洋學乖了,把張安這個大殺器給弄出來兜底。
原本張安沒有想著一起過去,畢竟村里已經去了不少人了。
但看周洋可憐巴巴的說,當下就痛痛快快的答應了。
今天雖然不是新媳婦過門的日子,但對周洋來說同樣重要。
所以作為一起長大的發小,再加上周洋一直小叔小叔的喊了那么多年。
今天這個面子,說什么他都要給周洋掙回來。
而蘇穎原本就對本地風俗非常好奇,看到張安也要去,就跟著一塊兒過去看看。
就這樣,一支長長的隊伍挑著東西從村里出發,朝著貓貓箐前行。
大概走了四十多分鐘的路程,就到了貓貓箐村口。
聽到外面的動響,陳文文家里的人全部都出來迎接。
不過從現在開始,張安知道重頭戲來了。
瞅著這架勢,可跟張安去蘇穎家那天的情況不大一樣。
她們家門口擺著幾條長凳,三個精心打扮的嬢嬢在門口攔著。
看著她們那一身打扮,張安才知道原來陳文文家是苗族人。
難怪周大嫂子把村里山歌唱的好的嬸子也請了過來,感情人家在這里等著呢。
隨著一串鞭炮響起,陳文文家那幾個攔門的親戚亮了亮嗓子。
而長箐村這一隊人馬也絲毫不虛,那幾個早就有準備的嬢嬢笑著走上前去。
接過對方遞過來的米酒喝了下去之后,便開始對上了攔門山歌。
這些歌詞大多都是苗語,張安聽了半天沒太聽懂,只是覺得旋律還挺好聽。
不過即便是聽不懂,旁邊的蘇穎倒是聽得津津有味。
一段山歌唱完,主家才把攔門的板凳拿開,把他們迎進門去。
到了屋里,陳文文家堂屋之中擺著五張方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