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桌子其實是專門用來擺放周洋家里挑過來的聘禮。
只不過這會兒,每張桌子上擺著幾大碗米酒。
意思是周洋家這邊,喝完一桌子酒,才能擺放一桌子東西。
張安原本以為現在該到自己出手了,準備上前的時候,周洋拉住了他。
“先別去,這只是米酒,還沒到正菜呢。”
周洋說話的時候,便看到幾個村里的叔伯嬸子上前。
一人一碗,直接把這幾張桌子上的酒給擺平。
看來真的是他們自家釀的米酒,確實沒什么度數。
然后陳文文的親戚們才走過來開始擺放聘禮。
緊接著周洋的爺爺開始上前壓禮,唱了半天的開合詞。
隨后陳文文家那邊找好的押禮先生出來回禮之后,才開始點禮。
最后點完,周洋便上前去,對著陳文文家堂屋里的牌位磕了三個頭。
然后接過押禮先生遞過來的東西,就代表著他們兩家已經訂親。
要是在別的地方,這訂親的事情就算完成了。
但在這里,其實只算是完成了一半。
一系列的流程走下來,已經到了十一點鐘。
這個時候陳文文家開始擺席,招待他們這些男方的親戚。
隨后在分座次的時候,看到張安年輕,所以陳文文家的親戚就把張安排到年輕人的那一桌。
周洋看到之后,趕緊去給未來岳父把張安的輩分說了一下。
張安原本是他找來對付那些酒蒙子的大殺器,不做主桌的話,那不等于白來了。
陳文文的父親一聽,走過來給張安賠了個禮,然后把張安請到主桌上去。
那沒辦法,張安看著年輕,但輩分跟他一樣,按理來說就應該坐在主桌。
開席過后,好戲登場,菜還沒上呢,這酒就要開始喝了起來。
張安他們桌子
其實這些酒不可能喝的完,只不過是用來表達主家大方的意思。
因為以前的時候,據說有一家人去訂親。
女方家里上席的時候,就放了一小瓶兩三斤的酒。
所以事情過后,男方家倒是沒說什么。
反倒是女方家那邊的村里人,說她們家待客不周到。
所以從那開始,上席吃的好不好不重要,但這酒是要給夠了才說得過去。
隨著一盤花生米上桌,陳文文家那邊的一個叔叔就端著酒碗。
從周老爺子這邊開始,一個一個的敬酒。
第一碗酒每個人都得喝,這是規矩,要不然這主桌哪有那么好坐的。
從第二巡開始,陳文文家那幾個叔伯就開始起來輪流敬酒。
這回的酒,倒沒有說是敬給誰,只要有人起來接茬就行。
當然了,男方這邊接一碗,女方家那邊就要陪一碗。
要是酒量不夠好,這屬于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這個時候周洋看了張安一眼,意思是該他出馬了。
張安示意,端著碗站起來,跟陳文文家的幾個長輩說了幾句吉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