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前一天,主人家就要開始把事情忙活起來。
別看當時張安結婚的時候沒怎么忙,但在結婚前,張建國帶著張安就先挨家挨戶把人給請了。
在村里擺席,首先要請的就是負責后廚的大廚,畢竟要負責那么多人吃飯的問題,可不算是小事。
請了人以后,還得跟人家商量,準備怎么操辦,家里有什么,需要買什么。
原本周洋自己就是個廚子,但這次是他自己結婚,總不能讓他給自己抄辦吧。
所以這次他們家請了張建忠來負責后廚,其他的缺人他們家里就負責請人。
另外村長老叔是必不能少的,村里不管是誰家辦酒席,都少不了老村長。
因為需要他幫忙管事,畢竟全村都賣他的面子,不會中途出現什么膈應人的事情。
還有就是禮臺和迎親的人也要重點去請。
禮臺一般就是村里的會計會來幫忙,這是個不成文的規矩。
重點便是迎親的隊伍,請什么人,請多少人就需要主家考慮好。
這次周洋結婚,并不像上次張安那樣,幾個人開車過去,在女方那邊走完規矩,就能輕輕松松將新媳婦接回來。
因為陳文文家里是并不是漢族,男方家里過去迎親,需要尊重人家的習俗。
苗家嫁女,在新媳婦出門以后,需要姑爺一路背著新媳婦回家。
因為一般送親是天還沒亮就得出發,所以還需要金童玉女幫忙照亮。
照亮用的火把便是家里的葵花桿子,用紅線系著,點燃之后給找好的金童玉女拿著在前面照亮。
后面的大家也會點著一把火把,在后面一路照亮。
接親的時候,幫忙照亮的人越多,就說明這家人的越氣派。
說是這么說,但一般都是新郎自己推個車,條件好的就家里趕個馬車,把小兩口接回到家里。
到了村口之后,再由男方自己將新媳婦背回家里。
要是隔得太遠的話,中間肯定是坐中巴車的。
周洋家里去接親的時間也不用太急,畢竟兩家人隔得不遠,走路沒多久就到了。
因為張安剛結婚沒過多久,而且現在很多人都閑在家里休息。
所以周洋父子倆人請人的事情,沒花上多少時間就全部請好。
下午,周洋跟張建忠一合計,很快就決定好了需要買什么菜。
這些事情都不用周洋他爸操心,因為周洋經常幫別人抄辦這些事情。
買菜的人選也很好找,黃明跟張平兩人負責,畢竟上次張安結婚的時候,就是他們兩人負責的。
對于他們來說,這事辦起來輕車熟路不是問題。
全部事情安排好了之后,剩下的事情就跟周洋沒有什么關系。
讓人看起來其他人都在忙,他倒像個沒事的人,時不時這里走走那里逛逛,最后等著時間帶人去女方家里接親。
很長一段時間沒碼字,狀態差到離譜,大家多多擔待。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