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去了主人家,還得麻煩人家給準備一頓早點,說不過去。
“還沒呢,十點鐘左右殺,我只不過是貪你們家這杯茶,所以來早一些。”
趙天德這人,第一次來到張安家里,就看上了張安家的茶葉。
趙天德畢竟是個大老板,喝過的茶肯定不在少數。
張安家這茶,他一喝就知道不簡單。
“老哥這話說得,待會兒給你準備上一些帶走。”
“那感情好,你們家這山茶,可是比市面上那些幾百上千的茶葉要好得多。”
這話倒是不假,這茶可是空間茶,哪能是一般的茶葉能比得上的。
好多愛茶之人,只聞到茶香就已經愛上了。
不過張安并沒有賣茶葉的打算,一是他不急著用錢。
二是賣茶這個道道里面水非常深,張安并不是一個喜歡麻煩的人。
兩人聊了一會兒,相談甚歡,杯中茶盡,時間也不早了。
趙天德就要開始帶著人抓豬,再晚,村里的人就要干等他們了。
昨天晚上,王芳把豬喂了以后,就把三頭野豬給趕到
畢竟其他豬還要喂上兩天,這三頭早上就不用喂了,干下來就是為了避免它們搶食。
而且在
看著不比去年小的三頭野豬,趙天德非常滿意,這證明張安家喂得還不錯。
“爸,你把家里的磅秤給推出來一下。”
張安家其實用到磅秤的時候不多,但每次用的時候都要去借。
最后張安嫌麻煩,干脆自己買一個放著,反正這玩意兒也不貴。
不大會兒,張建國把磅秤給抬出來,張安也換好了一身臟衣服。
趙天德過來買豬,并不像其他豬販子,看著估個大概的價格。
一般主人家的價格會比豬販子給的高,然后雙方會展開激烈的討價還價。
最后得出一個雙方都覺得可以的價格,才算是成交,不然這豬就不算賣出。
而趙天德過來買豬的時候,他沒法跟豬販子那樣估出價格,畢竟不是干這行的。
所以最后跟張安商量,干脆談個單價,最后把豬給稱了,有多少算多少。
雖然這樣,趙天德自己可能會虧一些。
但是俗話說,有錢難買我愿意,趙天德也不差那丁點錢,對此毫不在意。
只看到張安拎著一頭野豬的豬耳朵,從圈里給拽了出來。
到了磅秤邊上的時候,一手抓豬耳朵,一手抓豬尾巴。
直接把整頭豬給提起來,然后站在磅秤上稱重。
“二百四十一公斤。”張建國看了一些尺標,記下數字。
這樣再減去張安的體重,就是豬的稱重。
“張安還是那么猛,這樣的豬一般人根本提不起來。”
“別說一個了,這是活豬,兩個人都難提起來。”
雖然去年看了一次,但今年再次看到,趙天德依然很震驚。
最后稱好的豬,趙天德那邊帶來的人就拿著一個大豬籠子套著,拖上小貨車。
為了運這三頭豬,趙天德直接找了個小貨車過來。
因為去年趙天德開了個皮卡過來,發現裝不下,最后還是張安幫忙送了一頭。
最后三頭豬稱完,總共有七百一十五公斤,當然了,這里面還有三個張安在里面。
張安自己上去稱一下,今天的體重7七十六公斤。
三頭豬算下來已經將近一千斤了,著實不小。
“老弟,四千八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