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德給張安家這三頭豬的價格都是五塊的單價,比街上的豬肉都要貴。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來問了這三頭野豬,而張安家一直沒賣的原因。
因為他們給的價再高,都高不過趙天德,而且還啰嗦。
雖然趙天德說了四千八百七,最后給了張安四千八百八十八。
盡管趙天德人比較爽朗,但畢竟是個生意人,這方面也挺在乎的。
“那就祝趙老哥年年發了。”張安也不拒絕,隨口就說了句吉祥話。
張安拿著錢也沒數,就遞給了自家老媽。
幫著把豬裝車以后,趙天德就要帶著人回去了。
臨走前,張安找了個小竹簍,裝了二兩茶葉讓他帶走。
拿到茶葉的趙天德,跟撿了寶一樣的高興。
張安這茶葉可不好得,上次他開口說用錢買,張安都沒賣。
將豬賣掉,張安全家人都去了張平家里。
今天他們家殺年豬,張安跟張建國要去幫忙。
王芳跟蘇穎嘛,也要去幫忙做飯。
至于陳澤,他啥都不用做,是張建文請的嘉賓。
“安子,你們家那三豬兒,稱了有多少斤啊。”
張安他們過去的時候,大家都已經到了。
這會兒只等水燒開,就能把豬給牽出來上案。
張安家今天賣豬,好些人都知道,所以來的晚一些。
“你們猜猜看。”張建國并沒有直接說。
“你們家那豬不小,我覺得加起來八九百斤肯定要有。”
“應該沒那么大,八百來斤左右。”
“我覺得不止,怎么說也要九百斤出頭。”
“你們懂個錘子,那豬肉緊實,肯定有分量,即便不到千把斤,但差的不多。”
最后還是林有德出來說了一句。
去年張安家的豬是他殺的,也是他卸的,他比誰都有數。
“嘿嘿,專業,不到一千斤,九百七十四。”
張安朝著林有德伸了個大拇指說道。
“整個寨子里,我誰都不服,就服我老嫂子養豬的本事。”
“別的不說,一起養的豬,就他們家豬養的肥。”
提起這事,誰都沒話說。
在這個年代,沒有誰家是喂了豬飼料的,都是喂豬草根苞谷面。
所以基本上大家養出來的豬,都是兩百出頭。
喂得好的,兩百五六十斤,超過三百斤的人,一只手數得過來。
也是也不是養不出來,但是那樣就得天天拿個人掛在豬身上。
在農村根本不可能,大家都忙活的緊。
不忙的時候,都是早中晚喂三噸。
等到忙起來,基本就是出工之前喂一頓,然后都進去一堆豬菜。
等到晚上從地里回來,再喂一頓。
誰家能有多余空閑的人專門喂豬啊,不存在的。
大家一邊等水燒開,一邊吹牛。
自從有了自來水以后,殺豬不用挑水,大家都輕松了不少。
不然以前一殺豬的時候,至少要五六個人去挑水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