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安不大喜歡過去,但每個月基本會過去看望老太太一次。
“好了小安,不用進去了,我們在這里下車。”
一路來到箐口的路邊,王二姨就開口下車,沒麻煩張安送她們幾人進去。
畢竟搭個順風車就已經是最好的,再讓人家送進去臉皮就厚了。
張安也沒有客套,從這里進去的路不大好,他進去再折回來還要花不少時間。
“那二姨你們慢走哈。”
“你快去辦事吧,別耽擱了。”
再次啟動車子,張安直奔城里,先去把張一行要的東西先買了。
至于酒壇子,待會兒可以去城外的陶瓷廠購買。
他要買的數量不少,店里賣的那些也是從陶瓷廠進的貨。
所以肯定是去廠里直接買好一些,還能親自挑一挑。
進到城里,張安并沒有朝著中心城區那邊去。
因為那邊大多都是一些服裝店、餐飲店這類比較依靠人流量的店鋪為主。
而今天要買的紅紙、蠟燭、朱砂這些東西,店鋪基本開在老街那邊。
因為這類東西并不靠零售,一般都是紅白事的時候,大家成批的去購買。
或者趕集的時候,把攤子擺到門口來賣,畢竟集市是設在老街這邊。
來到老街,張安沒有一家家店里去看。
因為張一行告訴了他一家貨物比較齊全的店鋪。
他可以拿著單子過去,一道就全部買了。
“老板,幫忙拿些東西。”
找到地方之后,張安進店就開口招呼老板。
“小伙子需要些什么東西呢。”
老板看到有客人上門,非常熱情的招待。
今天沒有趕集,所以整條街上都顯得有些冷清,店里自然也一樣。
有人上門那都是生意,有錢賺老板當然開心。
“就是這些,但紅紙多要一刀。”
張安把單子遞給老板,開口補充了一句。
過年家里要些對子,早買晚買都是買。
而且家里需要用的紅紙也不少,還有張二爺和兩個叔叔家里的,張安也順便買了。
不過張安并沒有買蠟燭,因為家里用蜂蠟做的比這個好。
燒了沒有那么多黑煙,不會把堂屋里熏黑。
老板一看,要的東西不算少,雖然沒有人家紅白事要的多。
但在過年這段時間,相比其他人來說,已經算是大生意了。
“好嘞,你稍等一下,東西有點多,我去后面給你找一找。”
老板說完,拎了個口袋就去了后面的房間翻找,開始給張安配貨。
東西不少,老板給裝了一口袋,總共三十五塊錢。
里面就屬朱砂、雄黃最花錢,其它的東西看著多,但沒花什么錢。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