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lt;divcss=ap;ot;advap;ot;ap;gt;“可以嘛,這幾棵看到都正的很,雕成煙桿肯定好看。”
這幾根竹子都不是什么正經的竹子,全都是變異了亂節竹。
竹竿從根部開始就長得歪歪扭扭,竹節長得一點都不均勻。
但在老頭子們的眼里,這玩意兒才是最好的東西。
到了后世,一根好看的異變亂節竹可是值不少錢。
即便是正常的亂節竹,雕個煙桿也要大幾十上百塊錢。
但是在這個年代,都不怎么值錢,他們找來都是給自己用的。
在村里,很多老頭都喜歡湊到一起談天說地。
這煙桿就像是個寶貝一樣,每次做了個新的,都迫不及待的想拿給自己那些老伙伴瞧瞧。
跟這幾位老煙槍聊了幾句以后,張安就沒有繼續打擾人家找寶貝。
回到家里,蘇穎已經起來,在院子里鍛煉呢。
自從嫁給張安以后,每天早上不論嚴寒酷暑,張安都會早起練功。
作為老師的蘇穎,覺得自己睡懶覺有些罪惡。
所以也想早起跟張安一塊兒鍛煉身體,可最后發現,她壓根不是早起的材料。
尤其是上班時間,起來吃個早飯就得去學校,根本就沒時間。
所以也就放假的時候,不管起多晚,都會活動活動筋骨。
“媳婦兒,幫我把這兩寶貝拿去放好。”
張安準備出門了,把討口子得來的硯臺跟墨條遞給蘇穎。
“咦,這是硯臺跟墨條?你從哪里弄來的。”
蘇穎有些驚喜的接過這兩東西,對于其他老師來說,這東西可能遙遠。
但對于身為語文老師的蘇穎來說,可不會太陌生。
因為蘇穎自己也練過毛筆,而且書寫上也正正規規。
只不過還沒有自己的筆鋒,沒到張安那種地步。
“嘿嘿,從干爹那里薅來的,這墨可不多了,下次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做,拿回去放好了。”
張安倒是不擔心被人給拿走,就怕摔在地上給摔斷了心疼。
說完,跟家里打了聲招呼,張安拿上鑰匙就奔著城里去了。
“要去哪里啊,小安。”
剛走到石埡口,就遇到村里人打招呼。
路邊一行人三四個人,兩個跟王芳年紀差不多的中年婦女帶著兩個小孩。
“我去趟城里買些東西呢,二姨你們這是要去哪里啊?”
這人家王二燕,并不是張安的親二姨,不過她龍頭山村里的,也嫁在長箐村里。
因為跟王芳一樣也姓王,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張安喊她二姨。
“我們去談家寨吃酒,今天有個親戚家里結兒媳婦。”
“談家寨?箐口那邊啊,那二姨你們上車我順路送你們過去吧。”
張安想著順路,都是村里人,而且也沾親帶故的,就主動捎她們一截。
畢竟箐口還是有些遠的,都靠縣城那邊去了。
要是坐車也要一個多小時,還不算等車的時間。
“那得行嘛,麻煩你了哈小安。”
“也不是外頭人,反正順路嘛。”
一路上,這個二姨跟張安說了不少話。
她前幾天才去了娘家回來,所以張安通過他知道了外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