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花頭無疑,這家伙展翅足有一米多寬,非常龐大。
那釣友老哥笑著把相機拿出來,一連給拍了好幾張。
“啊?這仙鶴是你們家養的嗎?”
一家人都給二老訴說了些思念之語,把帶來的紙錢都燒送完畢,最后輪流給二老磕了幾個頭。
“喲,張安家的動作還快嘛,就已經去給你爺奶拜年回來了啊。”
上山去一趟最多兩個小時嘛,這村里那么熱鬧,人又那么多。
張建國跟張安兩父子拿著鐮刀鋤頭,把周圍的雜草給清理了一番。
張安趕緊澄清,別待會兒有人給他舉報了那可就麻煩了。
吳秋萍跟蘇紹文剛開始來的時候,還有些客套。
“張安,建國,晚上到我家來整兩口哈。”
“叔叔,我可以站在你旁邊照張相嘛。”
“請啥請,時間到了我們自己會去。”
兩只銳利的鷹眼掃視著眾人,然后看了看旁邊的兩只黑頸鶴。
花頭站在張安肩膀上,用那尖銳的鷹喙給張安梳理著鬢角的發絲。
“當然可以了,我們去前面吧,這里不方便。”
這個動作,又要讓大家大跌眼鏡,這還是那個高傲的蒼鷹嗎?
既然是有事情商量,張安自然是爽快的答應了。
最后從天上沖下來,穩穩的落在張安的肩膀上。
“它們并不是仙鶴,而是黑頸鶴,只是跟丹頂鶴比較相似,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哦。”
“小哥,別靠近了,待會兒把仙鶴嚇飛了。”
但是因為張安在這里,所以它們沒有飛走。
“反正早晚都得去,那就早點去早點回來嘛。”
“有個事情要跟大家商量,晚上記得自己過來,別讓我去家里請啊。”
但今年的時間還早,野菜都還藏在泥土里,少說還有個把月才會冒出來。
但奈何很多人都沒有相機,畢竟這玩意兒現在還挺貴的,一般人家還真不是花這個錢。
小哥一開口,倒是引出了不少回頭客。
此時的張安,就好像是動物園里的解說員一樣。
下山的途中,張安家遇到了不少村里人去山里,都是給家里故去的老人拜年的。
反倒是給周洋家跟張建忠家的館子增添了不少生意。
對于這樣討口子上門的家伙,花頭很是瞧不上它們。
有吳秋萍跟蘇紹文在家,所以王芳就打算留在家里陪。
但上山去祭祀老人,這是家里的大事,是一種孝心。
這些事情一般都只能家里的男人們來做,女人們是不能碰的,除非某些特殊原因。
雖然朱玉良說要在這里掛個臨時救助站的牌子,但那也要等到年后才會來。
老哥自然是大方的答應了,而且他的相機還不是用膠卷的,而是現在市面上剛出現的數碼相機。
從以前來釣魚的時候,張安就發現這老哥家里不一般。
畢竟這個年代,能開車釣魚的人真不多,這數碼相機也證明了家庭實力。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