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藥就怕在路邊的攤子或者一些不專業的小鋪子抓,有的藥材炮制方法都不合適。
而且抓藥的時候,稱重還不對數,錢倒是小問題,可這樣一來就沒法保證藥效了。
ap;lt;divcss=ap;ot;advap;ot;ap;gt;“我曉得我曉得,謝過道長,您看看,這需要多少診費。”
老太太鄭重的接過藥方,然后再次道謝,才開口詢問診費的事情。
雖然拿出了五十塊錢,但她也不知道合不合適,所以開口問道。
畢竟這種來的比較急的大病,在醫院至少花你大幾百,上千也不是不可能。
“救助他人本就是修道的一種方式,不存在診費一說。”
張一行搖搖頭,笑著跟大家說道。
正如他所說的那樣,過去幾十年里,他幫村里人看病,從來分文不取。
就連他出去云游,給那些高門大戶診治,也是別人封的善款,他從未開口。
他從未開口給別人要錢,只不過云游也需要路費,所以一些有錢人家的善款,他也沒有拒絕罷了。
“好了老太太,只要老先生好了就行,爹給周遭的大家看病看了幾十年,從未收過一分錢的診費。”
看著老太太還要堅持給錢,張安幫忙開口解釋道。
以前的張一行,生活那么困難,都沒想著收別人錢。
現在就更不會了,不提觀里有了信善捐助的善款。
單單說他日常的開銷,都被張安干包攬凈,更不會有這個想法了。
“道長大義。”
“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人。”
“對對對,這才是修得大道之人。”
周遭的大家,剛剛見了張一帶著張安,將病入垂危的老爺子救活起來。
一個個都打心底里尊敬,不提別的,萬一自家以后也有這樣的意外,也能有條路子。
看到張一行并沒有收診費的時候,大家還沒覺得有什么。
但聽了張安說的話,大家對張一行就更加尊重了。
一次兩次不收診費,可能是因為在場的人多了,想要賣點名聲做做戲。
可人家幾十年都如此,這就是個人修養和道德到了一個超脫的境界。
老太太被張安勸了之后,再次對著張一行彎腰鞠躬,表示謝意。
“那道長,我再進去上炷香,然后我們就下山去找個住處,明天再來打擾您。”
被扶起來的老太太,跟張一行說了句話,然后走到道觀里,恭恭敬敬的燒了三炷香。
這一次,她并沒有像上次一樣只是作揖,而是誠誠懇懇的跪在蒲團上敬了香。
老太太也是講究人,最后上香完了,把張一行沒收的診費,投入了功德箱中,就當做是善款。
這么做一方面是為了心安,別人可以不要,但自己不給,心里只怕也過不去。
另一方面,也是存了做好事的念想。
畢竟剛才來的時候,她們一起上香,也捐了幾塊錢的善款。
這不,老爺子人事不省的暈倒以后,就本張一行順手給救了。
在老太太心里,這冥冥之中,都是注定好了的,做好事有好報大抵也是這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