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見到老太太再次上香以后,剛才上了香沒上過香的人都在三清殿門口排了起來。
很多剛才沒在場,后來才過來的人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這么多人湊在這里,以為有什么熱鬧。
問了周圍的人之后,對這座簡陋的道觀跟張一行的好感直線上升。
一時間,這座清靜了很多年的道觀,香火空前的旺盛起來。
“各位居士,善款無需攀比,量力而行,上香就已經很有誠意了。”
看到大家一直在捐助善款,張一行開口勸導,他并不需要這些錢來維持生活。
可即便他怎么勸導,大家都只是笑笑。
“那道長,我們就先下山了,明日再上來打擾。”
上完香,捐了功德善款以后,老太太就打算下山。
“小安,你也沒什么事,就帶著這兩位居士下山去找個住的地方吧。”
張一行想著這兩位老人,對村里不大熟悉,便讓張安跟著。
即便路上有什么事情,張安也能稍微照看一番。
“好的,那我就回去了,明天我再過來。”
張安點點頭,他也該下山了,這會兒大姨姐一家可能都已經來了。
“那就麻煩小道長了。”
剛才老太太還喊張安小哥,這會就變成了小道長,他以為張安是跟在道觀里修行的弟子。
“哈哈,老太太,我叫張安,是村里村民,不是觀里的弟子,你們二老隨便喊就行。”
雖然好像當個小道長也不錯,畢竟正一教沒那么多規矩,娶妻生子都沒事。
但最后張安還是給他們做了一下自我介紹。
“難怪,剛才我就納悶你怎么喊張道長干爹,不是師父呢。”
老太太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很快又跟張安交談起來。
張安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兩個老人有什么疑問,他都一一解答。
張安也知道了老爺子名叫李明武,老太太叫羅鳳娟。
兩老都是城里退休了的老工人,家里幾個孩子都做了些生意,家庭條件屬實不差。
下山以后,張安帶著這兩個老人在村里轉了一圈之后,總算是給他們找了一處民宿租住下來。
村里現在用自家房子收拾了搞民宿的不少,但張安并沒有隨便給他們找一家。
最后是給他們找了一戶離村口比較近,房間收拾得還不錯的人家。
但是主人家非常好客,人也比較好相處。
這家在村里條件相對比較艱苦,當初搞民宿的時候,一直在猶豫。
最后找了老村長張建文跟張安尋求了一些建議,才把家里的積蓄都用在這上面。
所以張安把李老爺子二老給帶過來,也是想著照顧照顧他們。
想著張一行跟他們說的話,羅老太太二話不說,當場就租了十多天。
雖然這兩天是大過年,但羅老太太還是想著,盡快把自家老頭子給治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要是順利的話,說不定還能趕在正月十五以前回家,過一過年尾巴。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