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老人的話,張安很快就找到了有三棵棗樹的房子,扶著老人家慢慢的走進村。
ap;lt;divcss=ap;ot;advap;ot;ap;gt;“二舅,二舅,你這是怎么了?”
剛進到村里,張安他們就遇到有個人朝他們喊道,這聲二舅喊的是張安扶著的老人家。
來人五十多歲的樣子,肩上還扛著一把鋤頭,看著像是要去地里。
這人還行,盡管看著情況不對,還是先問了下老人家自己。
要是放在后世,早就揚起鋤頭向張安問罪了。
后世那個世道,即便你是好心,最后也能從你身上訛下來一塊肉。
如果這老爺子放在后世,張安肯定不會去問的。
因為后世的他沒錢,根本扶不起,這樣的善事可不是說做就能做的。
也就是現在,民心還比較淳樸,張安自己也有些依仗,所以做事可以隨心一些。
“德發,我去街上昏倒在路上咯,是這兩娃子心腸好,把我送回來誒。”
老人家等到這個五十多歲的漢子湊上了,看了幾眼才認出人來。
“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多得你們把二舅他老人家送轉來,不然怕要老火咯。”
這個叫德發的漢子看樣子也是個明事理的人,聽到老人家的話之后,立馬就跟張安作了個揖表示感謝。
“不用不用,我們還年輕受不得,還是先把老人家送回家去吧,他不大有精神。”
對方五十多歲的樣子,看著比家里的老父親還要大不少,張安跟蘇穎自然不會受禮。
這漢子一聽,馬上把鋤頭放扔在路上,跟張安一起扶著老人家回去。
來到三棵棗樹的院子,果然里面傳出了兩條黃毛土狗。
原本是想要開口吠叫的,可能是小虎它們經常挨著張安,所以張安沾染了些小虎它們的兇氣。
這兩只黃狗剛靠上來,立馬就跳到一旁去,沒敢開口狗叫。
剛回到家,旁邊的寨鄰圍過來一起看,得知張安兩人救了老人家,一群人都跟張安道著謝。
這是很正常的情況,在一個村里,如果有外人在的情況下,遇到這種事,大家都會幫忙感謝別人。
老人家家里沒什么人在家,好像是出門下地去了,最后還是他們村里有個人幫忙跑去喊回來。
半個小時之后,老人的兒子媳婦才跑著趕回來。
回來看到自家老人正坐在椅子上沒什么大問題,這才對著張安就要跪下去。
“謝謝,謝謝你們兩個好心人,把我爸送回來。”
因為在回來的路上,他們都已經聽村里人說了事情的原委。
農村人重禮,救命之恩沒齒難忘,這還是救了父親的命,下跪感謝一點都不過分。
張安一看,趕緊把他們扶著,沒讓他們跪下去。
畢竟剛才作揖他都沒敢受,更何況現在還是下跪的大禮,根本受不起,要折壽的。
而且他救了老人家,壓根沒沖著感謝而來,只是為了做好事。
隨后一家人將老人給扶到床上躺著,然后老人的兒媳婦也化了一碗糖水端了過去。
糖水在現在這個年代的農村來說,已經能夠代表著一種好東西,只有生病受傷在床的時候才能喝到。
最后老人家里的兒媳婦還有幾個后輩在床邊服侍,幾個兒子在外面在外面陪著張安兩人。
“小幺弟你們是哪個村子的,竟然多承了你們,要不然我們家老漢可能要在外面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