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以后,她發現自家男人好像還講得不錯,節奏把控的非常緊湊。
而且學生們也聽得津津有味,非常活躍的跟張安課堂互動。
這時候她才斷了一開始想要把張安給換回來的想法,悄聲無息的從后門走進教室。
教室里的學生聽課聽得非常認真,連她進入教室都不知道。
只有講臺上的張安,一眼就看到了她,不過只是臉上笑笑,并沒有停下上課的內容。
最后下課鈴響了以后,張安還是照常在黑板上留下當天的作業。
這時候學生們才發現自己的蘇老師竟然也在教室里。
不過這節課間要做廣播體操,所以蘇穎跟他們說了幾句就讓他們去操場集合。
“我怎么沒發現你還有這一手,張老師課上得不錯嘛。”
兩人沒去辦公室,蘇穎又不是班主任,所以下課之后就徑直走出校門直接回家。
“哪里哪里,還不是平時在蘇老師身旁耳濡目染之下學會的嘛。”
張安這話并不虛假,他確實沒有一點教學經驗,但平時他可沒少看蘇穎的備課內容。
再加上蘇穎會經常寫教學總結,時間長了,張安即便沒教過書,心里也有些大概的了解。
“但我平時上課的時候,學生可沒這么活躍,回答問題可沒這么積極,這是為什么啊?”
蘇穎就非常奇怪,她上課的時候,學生乖是乖巧(不乖巧也沒法子,不聽話就叫家長,然后就得挨一頓揍),但是都老實本分過了頭。
有時候她問個問題,半天都沒人舉手,還得她自己點名,最后學生還不一定回答得上來。
但張安上課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學生們非常活躍不說,每次提問還有那么多人主動舉手,而且回答的都還非常不錯。
所以蘇穎兩相比較,心里非常郁悶,想知道這問題出在哪里。
“這其實很簡單,你上課的時候,要把那些他們都很陌生的東西,替換成他們熟悉的東西,然后課堂上多穿插些他們感興趣的小故事,這課堂氛圍跟學生的積極性自然就拉動起來了。”
因為平時張安沒少看蘇穎的備課內容,所以他的上課思路跟蘇穎差不太多。
只是有些地方,他喜歡替換成學生們能想象到的東西跟畫面,加強學生們的想象能力。
再加上他腦子里看的書比較多,上課的時候喜歡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各種典故信手拈來。
所以課堂上的故事多了,趣味性自然增加了不少,學生們都聽得非常感興趣,自然就更加投入到教學里面。
“那還是算了吧。”
蘇穎一聽立馬就搖頭,前者他還能借鑒一下。
但后者還是算了,因為她沒有張安那樣的記性,看那么多書都能全部記下來。
即便看完了,真要用的時候,她未必能想得起來。
“所以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別人的優點自然可以學習,但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之下。”
張安這種教學方法,一般的新老師很少能夠借鑒。
除非是教學了幾十年的老教師差不多,因為他們教學經驗足夠豐富。
畢竟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確實需要自身有足夠的存貨,才能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