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我去過了,但木匠叔這兩天忙的很,沒法過來。”
村里那么多門窗的木匠活都給了林木匠,他現在正帶著兒子林大海在趕工呢。
昨天張安去喊他的時候,他都糾結了很久。
最后還是為了早點交活,艱難的拒絕了張安。
但張安臨走的時候,他可沒忘了讓張安出酒的時候,給他裝個半斤八兩。
“誒,出了出了,酒頭出來了。”
火燒的很旺,不大會兒,出酒口就開始滴出酒頭。
“光聞著這香味,滴出來的酒頭至少有八十幾度,這酒確實純了。”
雖然酒頭不能喝,但不影響他們幾位多聞聞。
等酒頭滴得差不多了,還是老規矩,用來祭灶。
然后張安將準備好的酒壇子拿過來,但并沒有急著用。
而是先放上一個能裝上一斤左右的小酒壺,等它裝滿,才換成酒壇子。
“剛剛那個不算,這個才是我們的酒頭,今天必須得嘗嘗。”
院子里這會兒已經擺了張小方桌,張安從家里給幾位爺取出一套小酒盅。
畢竟這酒度數太高,張安沒敢取大杯子,這種酒盅一盅最多能裝三錢,比一兩杯要小很多。
隨后王芳也端了幾盤下酒菜出來,冷的熱的都有。
幾個老頭就這么開始喝了起來,喝的時候還閉著眼睛,一副回味無窮的樣子。
“這個味對了,不過黃二,我感覺這酒是不是比你當時搞的那酒口感要純不少哈。”
能這么說話的人,也只有張安的二爺爺,在這里他年紀最大,其他人都是喊的黃老者,只有他能喊名字。
雖然這個方子張安早就在空間里釀造出來,但對于他們來說,這是幾十年前的佳釀重現。
“確實要純一些,不過這也正常,因為他家去年那些血稻可比以前咱們種的要好不少。”
酒是糧,這話一點都沒錯,但反過來,越好的糧食,酒才會越好。
而且張安用的酒曲是特制的,泡米和蒸酒用的也都是空間泉水,自然要更好一些。
最后張安嘗了一口,這酒雖然還不錯,但跟空間里釀出來的比,還是差了一些。
并且這種差別即便張安將空間里那批原酒給勾兌過后,也依然存在。
因為這是糧食材料上的差別,也是口感上的差別,除非張安勾兌得太過分。
“小安,該換水了,天鍋里的水熱了。”
王齊言老爺子喊了一聲以后,張安才發現天鍋里的水已經冒出熱氣。
他之前在空間里,只需要念頭動動,就能換好,所以已經養成習慣了。
現在到外面來,這一套行不通了,他雖然有些不適應,但還是得老老實實的換水。
而且這換水的工作只能由他一個來人,因為酒甑加上火灶再加上天鍋太高,別人墊著凳子都夠不到。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